时间: 2025-05-02 00:29: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29:09
《行香子 其三 月夜独坐赏岩桂》
作者:姚述尧〔宋代〕
夜桂飘香,西风淅淅寒窗悄。
素娥相照。倍觉秋光好。
花本无情,刚被诗情恼。
知音少。为花歌笑。
醉向花前倒。
夜晚的桂花香气四溢,西风轻轻吹过,寒冷的窗子旁显得格外静谧。
明月照耀着大地,让我倍感秋天的美好。
花本来是无情的,却刚好被我的诗情所打动。
知音寥寥,能够为花而歌的人少之又少。
我醉倒在花前,尽情享受这一刻的美好。
姚述尧,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以清丽脱俗、情感细腻著称,常表现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与感悟。
《行香子 其三 月夜独坐赏岩桂》写于一个秋夜,诗人独自坐在窗前,借月色与桂香抒发内心的情感。此时社会环境愈发安静,诗人内心对美的追求与对知音的渴望交织,形成诗中浓厚的孤独与感伤。
这首词通过夜晚的桂花香与明亮的月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好的氛围。诗人在这宁静的夜晚,独自赏花,感受着秋天的清新与孤寂。开头描绘夜桂飘香,西风轻拂,展现了自然的美好与诗人的敏感。接着,诗人以“素娥相照”来引入月亮的意象,增添了诗的清冷与高远,体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
“花本无情,刚被诗情恼。”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花的无奈与期许,暗示了花虽无情,但因诗人的情感而显得有了灵性,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接下来的“知音少”则流露出一种孤独感,诗人意识到,真正理解自己情感的人少之又少,增添了几分惆怅。最后一句“醉向花前倒”则是对美好时光的沉醉,表现出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享受。
整首词情感细腻,意象丰富,构建了一幅动人与孤独交织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秋夜的深情描绘与对知音的渴望,令人深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深情、对美的追求以及对知音的渴望,展现了孤独与沉醉的情感交织,富有哲理性和艺术美感。
夜桂飘香,西风淅淅寒窗悄 中的“淅淅”指的是什么?
A. 嘈杂声
B. 细微的声响
C. 强烈的风声
诗中提到的“素娥”指的是?
A. 太阳
B. 明月
C. 星星
“知音少”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开心
B. 孤独
C. 愤怒
答案: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不同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时,所表现出的情感与思想深度,体现了中国古代诗词的丰富性与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