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满庭芳 邀姚公书》

时间: 2025-05-09 03:57:11

诗句

山侗稽首,自别姚仙。

思心度日如年。

即此清清雨霁,遍润芝田。

伏惟神明协相,处安闲、法体然。

钰如昨,荷寻常留念,书信相传。

辄有微言相恳,谭仙去相邀,鹤羽翩翩。

傥若携云光访,感激难言。

些儿闲中闲事,待贤来、面罄不宣。

山侗拜,上玄中玄玉座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3:57:11

原文展示:

满庭芳 邀姚公书
作者: 马钰 〔元代〕

山侗稽首,自别姚仙。
思心度日如年。
即此清清雨霁,遍润芝田。
伏惟神明协相,处安闲法体然。
钰如昨,荷寻常留念,书信相传。
辄有微言相恳,谭仙去相邀,鹤羽翩翩。
傥若携云光访,感激难言。
些儿闲中闲事,待贤来面罄不宣。
山侗拜,上玄中玄玉座前。

白话文翻译:

在山中恭敬地叩首,自从与姚仙分离后,
我心中的思念如同度过漫长岁月一般。
如今这清清的雨后天晴,滋润了芝田。
我恳求神明保佑,愿能安然处于法体之中。
如同昨天一样,我珍惜这平常的留念,书信互通。
时常有些微言相恳,邀请仙人前来,翩翩如鹤羽。
倘若能携云光前来拜访,感激之情难以言表。
在这些闲暇事中,期待贤者的到来,面谈不言。
我在山中叩首,恭敬地在上天的玉座前。

注释:

  • 山侗:指在山中修行的人,通常是道士。
  • 稽首:叩首,表示恭敬的礼仪。
  • 姚仙:指姚公,可能是当时的道教高人或仙人。
  • 芝田:指灵芝生长的地方,象征长生不老。
  • 伏惟:恳求。
  • 法体:指道教的修行状态。
  • 鹤羽:象征仙人的轻盈和不凡。
  • 云光:象征仙气或神秘的光彩。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马钰,元代道士,著名的道教诗人,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达对道教理想和自然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文化。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马钰与姚公分别之后,表达了对姚公的思念与向往,同时寄托了对道教精神和仙人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满庭芳 邀姚公书》是一首具有浓厚道教色彩的诗,充分展现了马钰对姚公的敬仰与思念之情。诗中开篇即以“山侗稽首”展现了诗人对姚公的恭敬,暗示了他在道教修行中的虔诚态度。接下来的“思心度日如年”则强调了时间的漫长与内心的孤寂,表现出对姚公的深切怀念。

随着诗句的发展,诗人描绘了雨后清新的自然景象,暗含对生命与自然的感悟,“遍润芝田”象征着希望与生机。在此背景下,诗人恳求神明的保佑,表达了对安宁的渴望。

值得注意的是,诗中对书信往来的描绘,反映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维系。诗人通过“微言相恳”,表达了对姚公的邀请,希望能与其重聚。最后,诗人期待贤者的到来,体现出一种对道教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营造出一种清幽、闲适的氛围,既有对友人的思念,又有对道教理想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侗稽首,自别姚仙:叩首于山中,表明对姚仙的尊敬和思念。
  • 思心度日如年:思念的心情使得时间显得格外漫长。
  • 即此清清雨霁,遍润芝田:雨后天晴,象征着希望和生机,反映了自然的美好。
  • 伏惟神明协相,处安闲法体然:恳求神明的保佑,希望安然处于道教的修行状态。
  • 钰如昨,荷寻常留念,书信相传:珍惜与姚仙的往日情谊,书信来往保持联系。
  • 辄有微言相恳,谭仙去相邀,鹤羽翩翩:通过微言请仙人前来,展现对高人风采的向往。
  • 傥若携云光访,感激难言:如果能携带神秘的云光来访,内心的感激难以言表。
  • 些儿闲中闲事,待贤来面罄不宣:在闲暇中期待贤者的到来,心中有许多话想要倾诉。
  • 山侗拜,上玄中玄玉座前:在山中恭敬叩首,向高深的道教理想致敬。

修辞手法:

  • 使用了比喻,如“鹤羽翩翩”暗示仙人的轻盈。
  • 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道教理想的追求、对朋友的思念以及对自然的热爱,情感真挚而深远。

意象分析:

  • :象征修行与隐逸,诗人所处的环境。
  • 雨霁:象征希望与生机,内心的宁静。
  • 芝田:象征长生和道教的理想。
  • 云光:象征仙气,寄托了诗人对道教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山侗稽首”意为: A. 在山中叩首
    B. 在山中打猎
    C. 在山中游玩

  2. “思心度日如年”表达了: A. 对时间的珍惜
    B. 对姚公的思念
    C. 对自然的向往

  3. “鹤羽翩翩”描述的是: A. 仙人的轻盈
    B. 雨后的风景
    C. 书信的流通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马钰与李白的作品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马钰更强调道教的精神内涵,而李白则更注重个体的自由与洒脱。两者在风格上各有不同,前者清新淡雅,后者豪放奔放。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道教文化与文人诗歌》
  • 《马钰及其作品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留别 临别示子 立冬道中 九日 还山招陈希韩 归途叹 杜门 辞馈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须虑 生字旁的字 荷枪实弹 威网 飙烨 追悔无及 坌息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搒的词语有哪些 火上浇油 英雄气短 临风对月 隶字旁的字 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貝字旁的字 臼字旁的字 慎重初战 走之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