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徐判院见惠诗篇》

时间: 2025-05-05 18:49:21

诗句

细知诗律析秋毫,况是天然笔力高。

便好铺张清庙颂,不须追逐楚人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8:49:21

原文展示:

细知诗律析秋毫,况是天然笔力高。便好铺张清庙颂,不须追逐楚人骚。

白话文翻译:

细致入微地了解诗歌的韵律,何况作者本身才华横溢。只要能够恰当地表达对神庙的赞美,就不必去追求楚国诗人的华丽风格。

注释:

  1. 细知:细致地了解。
  2. 诗律:诗歌的韵律与规则。
  3. 析秋毫:分析得非常细微,秋毫指的是秋天鸟类的细毛,形容极其细小。
  4. 天然:指自然的才能。
  5. 笔力:写作的力量与技巧。
  6. 铺张:扩展、阐述。
  7. 清庙:指清净的庙宇,象征高尚的情操与品德。
  8. 楚人:指楚国的诗人,文学传统上以华丽著称。
  9. :指《离骚》等楚辞,代表了楚国的文学风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姜特立,字德明,号万象,宋代诗人,因其在诗歌创作上的独特见解而著称,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宋代,正值文人追求个性及自然表达的时代,姜特立通过对诗歌的理解,表达了对华丽风格的反思与对简约真实的推崇。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深刻理解与个人风格的追求。开篇用“细知诗律析秋毫”强调对诗歌韵律的重视,体现了对传统诗歌技巧的尊重和研究。接下来,作者自信地提到自己的“天然笔力”,意味着他拥有自然而然的写作才能,而不是单纯模仿他人。最后一句提到“便好铺张清庙颂”,表明他认为只要能真诚地表达对高尚事物的赞美,便无需追逐那些华丽而空洞的风格。这不仅是对诗歌创作的一种态度,更是对文学追求的一种反思,显示了姜特立独特的艺术观和对真实情感的珍视。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细知诗律析秋毫”:强调对诗歌韵律的细致研究及理解。
    • “况是天然笔力高”:表达作者自信,认为自身的诗才自然出众。
    • “便好铺张清庙颂”:只需真实地表达对神圣事物的赞美。
    • “不须追逐楚人骚”:不必一味追求华丽的风格。
  2. 修辞手法

    • 对仗:例如“细知”与“天然”,“铺张”与“追逐”形成对比,增强诗歌的节奏感。
    • 比喻:“析秋毫”比喻细致的观察与研究,形象生动。
  3. 主题思想:诗歌强调真诚与自然的表达,反对追逐表面华丽的风格,倡导对内在情感的重视。

意象分析:

  • 细知:象征细致入微的态度。
  • 天然:代表自然的才能与真实的表达。
  • 清庙:象征高尚、纯洁的境地。
  • 楚人骚:暗指华丽而复杂的文学风格,象征对传统的反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细知诗律析秋毫”中的“秋毫”指什么?

    • A. 秋天的景色
    • B. 细小的事物
    • C. 一种诗的风格
  2. 作者在诗中提到的“天然笔力”意味着什么?

    • A. 通过学习获得的技艺
    • B. 自然流露的才华
    • C. 模仿他人的写作技巧
  3. 诗中提到的“楚人骚”代表什么?

    • A. 楚国的政治
    • B. 楚国的诗歌风格
    • C. 楚国的历史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真实感情。
  • 王维的《鹿柴》:展现自然与内心的和谐。

诗词对比

  • 比较姜特立的诗与李白的《将进酒》,可以发现姜特立更注重内心的真实表达,而李白则强调豪放与人生的畅快。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3. 《诗经与楚辞研究》

以上内容旨在全面解读姜特立的《和徐判院见惠诗篇》,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与背景。

相关查询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京口)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戊戍自寿) 水调歌头·题斗南楼和刘朔斋韵 水调歌头(次韵陆务观陪太守方务德登多景楼) 水调歌头 悼张国荣 水调歌头(醉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臣字旁的字 皎如日星 自欺欺人 洽奏 食字旁的字 反犬旁的字 釒字旁的字 鲜薧 一以当十 朱帷 水警 汝南月旦 先字旁的字 榷略 面面相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