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56: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56:01
念奴娇 中秋
作者: 林修竹 〔当代〕
广寒宫殿,看今夕桂魄婵娟都胜。
冷露无声天似水,深碧琉瓈万顷。
世界三千,琼楼十二,照遍嫦娥影。
良宵赏玩,吟咏更添清兴。
遥想唐代玄宗,中秋踏月,曾游清虚境。
仙女骖鸾飞桂下,妙舞清歌动听。
忆曲归来,霓裳暗谱,记异至今省。
月宫何处,取来疑有途径。
在广寒宫殿中,今夜的桂花香气和月亮的圆满都显得格外美好。
冷露无声,天空似水般清澈,深邃的碧空如同琉璃一般广阔。
三千世界中,十二座琼楼的光辉,照耀了嫦娥的身影。
在这良辰美景中,赏月吟咏更增添了清雅的兴致。
我遥想唐朝的玄宗皇帝,在中秋之夜踏月而行,曾游历清虚的境地。
仙女驾着骖鸾飞翔在桂树之下,轻盈的舞姿和动听的歌声令人陶醉。
回忆那曲子归来,霓裳的乐谱依然暗藏,至今我仍铭记。
月宫到底在何处,是否有通往的路径?
作者介绍:林修竹,现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著称,常常在作品中融入传统文化和个人情感,展现出对自然和古典文化的热爱。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中秋佳节,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赞美以及对古代美好时光的怀念,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追溯和对生活的热爱。
《念奴娇 中秋》是一首极具意境的词作,诗人通过对中秋月夜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间美好情感的追忆。开篇以“广寒宫殿”引入,立刻将读者带入一个神秘而高远的空间,月亮的光辉和桂花的香气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梦幻的氛围。诗中描绘的“冷露无声天似水”,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和清澈,似乎一切都在月光下得以升华。
接下来,诗人回忆起唐代的中秋,描绘了玄宗皇帝与仙女的美好画面,这不仅是对历史的追想,也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良宵中,诗人自然而然地将历史与现实交融,诗的情感随之升华,令人感受到一种穿越时空的美丽。最后一句“月宫何处,取来疑有途径”,不仅是对月亮的深思,也暗示了人们对理想和美好生活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中秋的景象,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怀念历史与文化的交融。
诗词测试:
“广寒宫殿”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天宫
B. 月宫
C. 地府
诗中提到的“良宵”指的是什么时候?
A. 中秋
B. 春节
C. 端午
“月宫何处,取来疑有途径”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迷茫
B. 对过去的追忆
C. 对理想的追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