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15: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15:06
春寒多雨水,地僻少轮蹄。
湿气连山暗,孤梅近竹低。
林空饥鸟集,城冷野狐啼。
回首关河道,风尘道路迷。
春天寒冷多雨,偏远的地方缺少车马的辙痕。
湿气弥漫,山间显得昏暗,孤独的梅花低垂在竹子旁边。
空荡的林子里,饥饿的鸟儿聚集在一起,城市中寒冷,野狐在啼叫。
回首望去,关隘和河道都变得模糊,风尘仆仆的道路令人迷惘。
王冕(1287年-1359年),元代诗人、画家,字梦阮,号白石,浙江人。他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反映了他淡泊明志的性格。
《春寒》创作于春季,描绘了春寒多雨的情景,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个人情感的寄托。元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或许借此表达内心的孤独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春寒》是一首描写春天寒冷、多雨的古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感知。诗的开头“春寒多雨水”,直接点题,描绘了春季的寒冷和多雨。从字面上看,这种天气让人感到忧郁和孤寂。接着,诗人通过“地僻少轮蹄”描绘了偏远地区的宁静与荒凉,表现出一种远离尘世的孤独感。
“湿气连山暗,孤梅近竹低”这两句则通过湿气和梅花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寒冷中的坚韧与美。梅花在寒冷中独自绽放,象征着孤傲和不屈的精神,令人感受到生命的顽强。
后面的“林空饥鸟集,城冷野狐啼”则反映了自然界的生存竞争与城市的冷清,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最后一句“回首关河道,风尘道路迷”则是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思考,关河象征着人生的旅途,风尘则代表着生活的艰辛与迷惘。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春寒时节的自然景象和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春寒多雨水:
地僻少轮蹄:
湿气连山暗:
孤梅近竹低:
林空饥鸟集:
城冷野狐啼:
回首关河道:
风尘道路迷:
整首诗通过描写春寒多雨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在艰难环境中仍然保持坚韧不屈的精神。
《春寒》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孤梅”象征着什么?
诗中“风尘道路迷”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