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素梅 二二》

时间: 2025-05-07 06:42:29

诗句

月明曾过西湖路,爱看横枝当水斜。

试问玉堂诸学士,几时清梦到山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42:29

原文展示:

素梅
月明曾过西湖路,
爱看横枝当水斜。
试问玉堂诸学士,
几时清梦到山家?

白话文翻译:

在明月的照耀下,我曾走过西湖的道路,
我喜欢看那横枝斜伸到水面上的梅花。
我想问问那些在玉堂中的诸位学士,
你们何时能在清梦中来到我的山家?

注释:

  • 月明:明亮的月光。
  • 西湖路:指的是风景如画的西湖,象征着美好的景致。
  • 横枝:梅花的枝条,横向伸展。
  • 当水斜:枝条倾斜地伸向水面,形态优美。
  • 玉堂:指高官或学者的住所。
  • 清梦:清幽的梦境,寓意着理想和追求。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玉堂”可以理解为古代士人的居所,象征着高雅和学问;“西湖”则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美丽意象,代表着自然的优雅。诗人通过与学士的交流,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冕(1287年-1359年),元代诗人、画家,因其杰出的梅花画和诗作而闻名。王冕的诗风清新,常以自然和个人情感为题材。

创作背景:

《素梅》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对清幽自然的向往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素梅》是一首以梅花为主题的抒情诗,诗中通过描绘月明下的西湖美景和梅花的姿态,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梅花作为冬季的花卉,象征着坚韧与高洁,正如诗人心中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月光下的西湖美景,细腻而生动,令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美好。后两句则转向对话,诗人向“玉堂诸学士”发问,表达了对理想清梦的期待。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描绘中,蕴含着诗人的理想与情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真挚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月明曾过西湖路:描绘出一幅月夜西湖的美景,营造出宁静清幽的氛围。
  2. 爱看横枝当水斜:表现出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强调其自然之美与优雅。
  3. 试问玉堂诸学士:引入对话,表达诗人希望与高士交流的渴望。
  4. 几时清梦到山家: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渴望与友人共享清幽的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比作高洁的象征,暗示诗人的理想。
  • 拟人:通过“问”的方式,使诗人与学士之间产生对话。
  • 对仗:整首诗语句对称,音韵和谐,增强了诗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心中对清幽山居的向往以及对高雅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亮:象征着清明与宁静。
  • 西湖:代表着美丽与理想的栖息地。
  • 梅花:象征坚韧、清高的品格。
  • 山家:隐喻理想的生活场所,象征着隐逸和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西湖”象征什么?
    a) 自然的美景
    b) 战争的悲哀
    c) 富贵的生活

  2. “玉堂”指的是?
    a) 一种花
    b) 高官或学者的住所
    c) 一种乐器

  3. 诗人对梅花的态度是?
    a) 冷漠
    b) 喜爱
    c) 忽视

答案:

  1. a) 自然的美景
  2. b) 高官或学者的住所
  3. b) 喜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王安石):同样描绘梅花,表达志趣。
  • 《春望》(杜甫):描写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的作品。

诗词对比:

  • 王冕的《素梅》与王安石的《梅花》都以梅花为主题,但王冕更侧重于与自然的对话,而王安石则强调梅花的坚韧与气节。两者共同体现了对梅花的热爱,但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元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王冕传记》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舟行 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 风流子(泛湖) 霓裳中序第一(四圣观) 金人捧露盘(丙午钱塘) 题水村图 题汪水云诗十首 题汪水云诗十首 题汪水云诗十首 题汪水云诗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师结尾的成语 日无暇晷 楚切 搏砂弄汞 偏陪 分钗断带 揎拳掳袖 乐以忘忧 風字旁的字 用字旁的字 山字旁的字 韭字旁的字 除结尾的成语 磕磕绊绊 暹罗 青字旁的字 瞠乎后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