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行香子·无物思量》

时间: 2025-04-30 00:46:21

诗句

无物思量。

万虑皆忘。

坐两班、大众禅床。

粗衣遮体,粝饭充肠。

有一函经,一佛像,一炉香。

功课寻常。

道行非狂。

爱山中、白昼偏长。

翠苔岩洞,绿竹山房。

有一天风,一天月,一天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0:46:21

行香子·无物思量

原文展示:

无物思量。万虑皆忘。坐两班大众禅床。粗衣遮体,粝饭充肠。有一函经,一佛像,一炉香。功课寻常。道行非狂。爱山中白昼偏长。翠苔岩洞,绿竹山房。有一天风,一天月,一天凉。

白话文翻译:

我没有什么可思考的,万般杂念都已忘却。坐在两班人一起的禅床上。穿着粗糙的衣服,吃着简单的米饭。有一本佛经,一个佛像,一炉香。日常的功课很平常,行道并不疯狂。我喜欢在山中,白天的时间特别长。青翠的苔藓覆盖着岩洞,绿竹环绕着山房。每天都有风、月和凉爽的天气。

注释:

  • 无物:没有任何事情。
  • 万虑皆忘:所有的忧虑都忘却了。
  • 两班大众禅床:指多个人共同坐禅的地方。
  • 粗衣:粗糙的衣服,代表简朴。
  • 粝饭:简单的米饭,强调生活的朴素。
  • 函经:装有佛经的盒子。
  • 功课寻常:日常的修行和学习。
  • 道行非狂:修行的态度是平和而不狂妄。
  • 翠苔:青翠的苔藓。
  • 岩洞:山里的洞穴。
  • 绿竹山房:竹林环绕的山居。

典故解析:

此诗并无明确的历史典故,更多是表达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明本,元代诗人,因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隐逸生活而著称。他的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常常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表达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代,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繁。作者选择隐居山林,以求得内心的平静与真实的生活体验,反映了对于世事的思索与逃避。

诗歌鉴赏:

《行香子·无物思量》是一首表达禅意与隐逸生活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全诗通过简单的生活场景,描绘了一种无忧无虑、宁静自适的生活状态。诗中“无物思量”一句,直接引出主旨,表明诗人已经超脱了世俗的纷扰,心灵处于一种解脱的状态。

在生活的描写上,诗人提到“粗衣遮体,粝饭充肠”,表现了对物质生活的淡泊,突显了精神世界的丰富。诗中的“一函经,一佛像,一炉香”,则表明了诗人对于佛教修行的追求,体现了他内心的信仰与安宁。

山中日长、风月凉,诗人对自然的观察与感受,传达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情趣。整首诗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洒脱与从容,恰如其分地表达了“道行非狂”的理念。这种对自然的依恋与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既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无物思量”:无所思考,强调心无挂碍。
  • “万虑皆忘”:所有的烦恼都已抛却,体现出一种宁静的心境。
  • “坐两班大众禅床”:与他人共同修行,突出集体的禅修氛围。
  • “粗衣遮体,粝饭充肠”:强调生活的简朴与质朴。
  • “有一函经,一佛像,一炉香”:表明修行生活中必备的佛教元素。
  • “功课寻常”:日常的修行是平常的。
  • “道行非狂”:修道的态度是冷静和理智的。
  • “爱山中白昼偏长”:描绘山中时间的悠长,象征宁静的生活。
  • “翠苔岩洞,绿竹山房”: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所处环境的优美。
  • “有一天风,一天月,一天凉”:自然的变化与诗人内心的宁静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粗衣遮体,粝饭充肠”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意象:诸如“佛像”“炉香”“翠苔”等意象,赋予诗歌深厚的文化内涵,渗透出禅宗的哲理。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生活的简单。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与对禅修的追求,表达了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传达出对世俗生活的超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佛像:象征着信仰与内心的安宁。
  • :代表着修行的仪式感,增添了宁静的氛围。
  • 翠苔:自然的美好,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绿竹:代表着生命的韧性与清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无物思量”的意思是: A. 充满烦恼 B. 心无挂碍 C. 思考人生 D. 追求财富

  2. 诗中提到的“粗衣遮体,粝饭充肠”主要强调: A. 生活的奢华 B. 生活的简朴 C. 对饮食的讲究 D. 对衣服的喜好

  3. 诗的主题思想是: A. 对世俗的向往 B. 追求内心的宁静 C. 对爱情的思考 D. 对家乡的怀念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宁静的心境。
  • 《山中送别》王之涣:描绘大自然与人际关系的诗作。

诗词对比

  • 《行香子·无物思量》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山中生活的宁静与自然的美,王维更注重细腻的自然描写,而明本则突出了内心的平和与简朴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收录元代重要诗作,帮助理解元代文学。
  • 《禅宗与文学》:探讨禅宗思想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挽崔丞相三首 次韵竹溪题达卿后坡 杂咏一百首 其九十六 阿承女 二月八日二首 赠高九万并寄孙季蕃二首 其一 挽汪守宗博二首 冬夜读几案间杂书得六言二十首 其二十 次韵建安章南举投赠 庆建州叶守 其二 题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抉的词语有哪些 小决使导 稔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厄字旁的字 主忧臣劳 顽拙 自刃 下结尾的成语 叫结尾的成语 心知其意 惊肉生髀 犬字旁的字 擅自为谋 氏字旁的字 纷纷扰扰 卑鄙龌龊 毋字旁的字 寿不压职 气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