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02: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02:33
庆建州叶守 其二
新贵纷纷竞著鞭,
明公于此独恬然。
未曾批敕中书考,
先判天官二十年。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新权贵们竞相追逐名利的场景,而在这喧嚣中,明公显得异常淡然、安静。他并没有急于接受朝廷的任命,而是先在天官的位置上度过了二十年。这反映了他对权势的漠视与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子美,号白石,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他的诗风清新秀丽,常以写景抒情见长,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怀与社会现实。
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权贵阶层日益崛起,诗人借此表达对浮华权势的批判与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比新贵们竞相追逐名利的喧嚣与明公的淡然自若,展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思考。新贵们在权力与财富面前表现得急功近利,而明公则选择了宁静与内省。诗中的“未曾批敕中书考”一语,表达了明公的从容与自信,他并不急于接受权贵的职位,反而是先在天官的职位上沉淀自己。这种选择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认为真正的成功不在于外在的荣华富贵,而在于内心的平和与充实。这首诗在简洁的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哲理,值得细细品味。
整首诗传达了对权势的漠视与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强调了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心的充实与自我修养,而非外在的名利。
新贵在诗中代表什么?
A. 权势与浮华
B. 贫穷与无知
C. 乡土气息
答案: A
明公的态度是怎样的?
A. 急于求成
B. 从容淡然
C. 忧虑重重
答案: B
“未曾批敕中书考”表达了什么?
A. 明公对权力的渴望
B. 明公的自信与沉稳
C. 明公的失落与无奈
答案: B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较,两首诗都表现出一种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王维通过山水意象展示内心的安宁,而刘克庄则通过对比新贵的喧嚣与明公的淡然,强调了内心的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