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41: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41:49
白璧雄文冠玉京。桂月名香,能继家声。年年社燕与秋鸿,明日燕南又远行。老子初无游宦情。三径苍烟归未成。幅巾扶我醉谈玄,竹瘦溪寒,深寄馀龄。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人获得功名后的心境。诗人用“白璧”与“雄文”来比喻自己的才华与成就,仿佛在玉京之下光耀夺目。桂花的香气和明月的光辉相伴,象征着能够延续家族的声誉。每年春燕归来与秋鸿南飞,明天又要离开,暗示了离别与时光流逝的无奈。诗人表示自己本无志于游宦,三条小径上只有苍烟萦绕,归家之路仍未完成。宽大的袖子扶着我,让我在酒中畅谈道理,竹林瘦弱,溪水寒冷,更加寄托着我余生的深远思考。
蔡松年,金朝人,擅长诗词,文风清新,常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结合来表达思想。
此诗作于蔡松年获得科举成功后,表达了他对功名的淡然态度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文人的期待与个人内心的挣扎。
《一剪梅 送?登第后,还镇阳》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作,诗中流露出对功名的冷静与对人生的思索,展现了诗人对世俗功利的淡泊态度。开篇以“白璧雄文冠玉京”勾勒出诗人卓越的才华和美好的前程,接着通过桂月名香的意象,隐喻着美好的名声能够传承。年年社燕与秋鸿的意象,传达出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流逝,诗人在此刻感受到离别的苦涩。
而“老子初无游宦情”则表明了诗人对于仕途的无欲无求,表现出一种对自由与归隐生活的向往。三径苍烟的描绘让人感受到归家的路途遥远,似乎永远无法完成的心愿。最后几句“幅巾扶我醉谈玄,竹瘦溪寒,深寄馀龄”更是将诗人对余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眷恋完美结合,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沉的哲理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泊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中“白璧”比喻什么?
“老子初无游宦情”反映了诗人的什么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