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18: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18:01
花浪滚春潮。水满垂虹第四桥。双桨平移吟夜月,娆娆。波底银蛇荡万条。絮语数来朝。更唱新词按碧箫。载得小红心似箭,迢迢。旧梦重经觉路遥。
春潮涌动,花瓣如浪翻滚,水面上已经满溢,映出第四座桥的倒影。双桨轻轻划动,伴着夜月吟唱,轻柔动人。水下波光粼粼,像银色的蛇在游动。早晨的絮语悄然飘来。更有新词在碧箫的伴奏中吟唱,心中那份小小的红色情思如箭般急促,遥远的旧梦在重温时感到路途漫长。
吴湖帆(1894-1968),字子华,号湖帆,江苏无锡人,清末民初著名的画家和诗人。他的诗词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风格清新、细腻,常以山水为题材。
此诗作于清代,正值春天,春潮涌动之际,吴湖帆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往昔情感的回忆。社会环境的动荡使得诗人对生活充满思考与感慨,情感流露出淡淡的忧伤。
吴湖帆的《南乡子七首 其三》以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展现了自然与情感的交融。诗句开头以“花浪滚春潮”引入,生动描绘了春天花瓣在水中翻滚的景像,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这种意象不仅展现了春的生机,也象征着生命的力量。接下来“水满垂虹第四桥”则用桥的倒影增强了画面感,仿佛让人置身于温柔的春夜。
双桨轻划的动作,伴随着吟唱的夜月,传达出一种宁静而又浪漫的氛围。“娆娆”的描写使得这一幅夜景更加动人,仿佛在诉说着某种深情的期盼。之后“波底银蛇荡万条”,通过形象的比喻,表现了波光粼粼的水面,展现出春水的灵动与生机。
“絮语数来朝”一句,表现了晨曦中轻柔的风声,似乎在传递着一种细腻的情感。同时“更唱新词按碧箫”则让人感受到音乐的悦耳,引导出诗人内心的波动。最后两句“载得小红心似箭,迢迢”则是情感的高潮,表现了心中那份急切的思念与追寻。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展现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往的怀念。
整首诗以春天的自然景象为背景,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情感的细腻思考,以及对旧时回忆的感慨。诗中流露出的情感既有对现实的热爱,也有对过去的追忆,使主题更加丰富和深刻。
诗中的“春潮”主要象征什么?
“波底银蛇荡万条” 是用什么修辞手法?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表达对旧梦的怀念?
可以将吴湖帆的作品与李白的《夜泊牛津》进行对比,二者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情的思考,但前者更注重细腻的情感描绘,后者则展现出豪放的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