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南乡子》

时间: 2025-05-01 01:48:32

诗句

花气荡帘钩。

凉月窥妆照画楼。

曲曲屏山迷近远,镫收。

只把猊熏一炷留。

河汉渐西流。

金井疏蛩听未休。

炙罢瑶笙还拥髻,含愁。

柰此良宵玉簟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48:32

原文展示:

南乡子
花气荡帘钩。凉月窥妆照画楼。曲曲屏山迷近远,镫收。只把猊熏一炷留。
河汉渐西流。金井疏蛩听未休。炙罢瑶笙还拥髻,含愁。柰此良宵玉簟秋。

白话文翻译:

花香轻拂,帘钩摇曳。凉爽的月光透过窗户,照亮了妆饰精致的楼阁。山的曲折让人迷失在远近之间,灯火渐渐熄灭,只留下香炉中一炷猊香。
银河缓缓向西流淌,金井边的蝉声依旧未歇。瑶笙的热烈演奏过后,头发还是紧紧盘起,心中满是忧愁。怎能在这良好的夜晚,玉簟上只感到秋意?

注释:

  • 花气:花的香气。
  • 荡帘钩:轻轻摇动的帘钩。
  • 妆照:妆容的映照。
  • 曲曲屏山:形容山的曲折,屏风般的山影。
  • 镫收:灯火熄灭。
  • 猊熏:指的是一种香料,猊香。
  • 河汉:指银河。
  • 金井:金色的井,象征清幽的环境。
  • 疏蛩:稀疏的蝉鸣。
  • 炙罢瑶笙:演奏结束后的瑶笙乐器。
  • 拥髻:指发髻的盘起。
  • 良宵:美好的夜晚。
  • 玉簟:指高档的席子,象征着奢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景祁,清代著名词人,其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生活情趣,风格清新、细腻,常以女性的视角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
《南乡子》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迁和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致和内心的感受,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内心的孤独。

诗歌鉴赏:

《南乡子》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词作,诗人在描绘夜晚场景的同时,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开篇的“花气荡帘钩”,通过轻柔的花香和微动的帘子勾勒出一个恬静的夜晚,随后“凉月窥妆照画楼”则引入了月光的清冷,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

在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曲曲屏山迷近远”表现出夜景的迷离与思绪的纷乱,营造出一种若隐若现的景象。接着“镫收”一语,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淡去,令人感到一丝惆怅。

“河汉渐西流”与“金井疏蛩”则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紧密相连,银河的流动象征着时间的无情,金井边的蝉声又为这种孤独感增添了几分清冷。最后,词以“含愁”结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惋惜与对未来的无奈,情感深沉而隽永。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良宵的珍惜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悟,情感真挚且富有层次感,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花气荡帘钩:花香轻拂,帘子轻轻摇动,营造出一种轻松自然的氛围。
  2. 凉月窥妆照画楼:月光透过窗户,映照出妆饰精致的楼阁,增添了一种静谧的美感。
  3. 曲曲屏山迷近远:山影曲折,模糊了远近的界限,带来一种迷离的感觉。
  4. 镫收:灯火熄灭,象征着夜晚的深入,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5. 只把猊熏一炷留:仅留下香炉中的一炷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6. 河汉渐西流:银河慢慢向西流淌,隐喻着时间的无情。
  7. 金井疏蛩听未休:金井边的蝉鸣,仿佛在诉说着某种情感。
  8. 炙罢瑶笙还拥髻:演奏结束后,头发还是紧紧盘起,体现出一种忙碌与疲惫。
  9. 含愁:心中满是忧愁,反映出对未来的迷茫。
  10. 柰此良宵玉簟秋:在这美好的夜晚,心却充满了秋意的愁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河汉渐西流”将银河比作流淌的河流,形象生动。
  • 拟人:如“凉月窥妆”赋予月光以观察者的角色,增强画面感。
  • 对仗:整首词在结构上和意象上运用对仗,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美好与内心的孤独,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气:象征生活的美好与愉悦。
  • 凉月:传递出一种清冷的情感。
  • 猊熏:象征着宁静与内心的寄托。
  • 河汉: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无情。
  • 瑶笙:象征着生活的乐趣与繁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花气荡帘钩”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 A. 繁华的市集
    • B. 安静的夜晚
    • C. 热闹的宴会
    • D. 破旧的房屋
  2. 诗中提到的“河汉”指的是什么?

    • A. 一条河流
    • B. 银河
    • C. 大海
    • D. 湖泊
  3. 诗人在结尾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失望
    • C. 忧愁
    • D.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周邦彦的《兰陵王》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描绘了夜晚的情景,但更侧重于内心的情感表达。
  • 苏轼的《水调歌头》:在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中,融入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感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词人研究》
  • 《唐诗宋词鉴赏辞典》
  • 《古代诗词选读》

相关查询

杨谨仲和顷者三诗见贻复次韵六首 其四 知府提举访求前守凌公遗迹忽于庭庑雨压复壁 赠杨左司三首 其一 谒孺子祠后由南昌还舣舟之地 寄雷丈朝宗 寄孙子进昆仲 题钓雪图 其二 贵溪出陆 和答李季蓬因观鄙语见赠 汤莘夫用孙温叟韵见寄次韵答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坐于涂炭 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农牧 四点底的字 第二次握手 秃宝盖的字 拾遗补阙 东躲西藏 鬼字旁的字 犬字旁的字 耀祖荣宗 包含如的成语 撩蜂吃螫 一个劲 成法 燕子衔食 攴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