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28: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8:38
【中吕】普天乐 其四
随分好事梵王宫月轮高,
枯木堂香烟罩。
法聪来报,好事通宵。
似神仙离碧霄,
可意种来清醮,
猛见了倾国倾城貌。
将一个发慈悲脸儿朦着,
葫芦啼到晓。
酩子里家去,只落得两下里获铎。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美好的场景,月光洒在梵王宫的高处,香烟缭绕在枯木堂中,传来法师的消息,佳事不断。似乎神仙从天空降临,令人心生向往。想要在这份宁静中种下美好的愿望,突然看到倾国倾城的美貌,犹如慈悲的面容朦胧可见,仿佛听到葫芦的啼叫声直到清晨。而当我醉意朦胧回家时,只能得到两声钟鸣的回响。
关汉卿(约1230-约1300),元代杂剧作家、诗人,被誉为“元曲之父”。他擅长用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人情世故,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与人性。
《普天乐》是关汉卿创作的一部曲子,写于元代盛世,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爱情的追求。
这首词以“梵王宫”开篇,营造出一个神秘而宁静的氛围,月光的明亮与香烟的缭绕交相辉映,给人一种超脱凡尘的美感。接着,作者通过“法聪来报”的意象,传达出吉祥的消息,似乎在暗示着美好事物的降临。词中“倾国倾城”的描绘,展现出对美的追求,令人向往。最后部分,通过“葫芦啼到晓”,将时间的流逝与醉意结合,形成一种淡淡的忧伤,暗示着生活的无常与转瞬即逝的美好。
整首词在结构上层次分明,情感上由静到动,再由动而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哲思。
整首词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寻,同时也体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对月光、香烟和美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梵王宫”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倾国倾城”指的是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只落得两下里获铎”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