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不赴召有述》

时间: 2025-05-02 12:56:08

诗句

皇帝书征老秀才,秀才懒下读书台。

子房本为韩仇出,诸葛应知汉祚开。

太守枉于堂下拜,使臣空向日边回。

老夫一管春秋笔,留向胸中取次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56:08

原文展示

不赴召有述
——杨维桢 〔元代〕

皇帝书征老秀才,
秀才懒下读书台。
子房本为韩仇出,
诸葛应知汉祚开。
太守枉于堂下拜,
使臣空向日边回。
老夫一管春秋笔,
留向胸中取次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中,皇帝给年迈的老秀才发了征召的书信,然而老秀才懒得离开书桌。老子房本是为了韩家复仇而出,而诸葛亮应该明白汉朝的兴起。地方太守在堂下白白拜见,派来的使臣徒然向太阳方向回头。老夫手里只有一管春秋笔,留在心中随意裁剪故事。

注释

  • 皇帝书征:皇帝发出的征召书信。
  • 秀才:指读书人,文人。
  • 子房:指张良,字子房,汉初著名的谋士。
  • 韩仇:指韩信,字信,汉初名将。
  • 诸葛:指诸葛亮,字孔明,蜀汉丞相。
  • 汉祚:汉朝的政权。
  • 太守:地方官员。
  • 使臣:代表皇帝出使的官员。
  • 春秋笔:指《春秋》,古代历史书籍,作者以此象征其文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维桢(1280-1350),元代诗人、书法家,出生于今浙江省。其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常以个人情感抒发为主。多为讽刺时事和表达对社会不满的内容。

创作背景

《不赴召有述》是在元代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的冷漠与无奈。在被征召的情况下,诗人选择不去,表达了对权力的抵触和对学术的执着。

诗歌鉴赏

《不赴召有述》一诗以独特的视角揭示了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对社会的态度。诗的开头,皇帝的征召信笼罩着传统的权威,然而秀才却懒于应召,显示出对权势的蔑视和对书本知识的依恋。接着,通过提到历史上著名的谋士如张良和诸葛亮,诗人暗示了自己与历史的对比,表明即使有能力,也不一定要为权臣服务。后半部分,太守和使臣的形象更是反映了官场的虚伪与无力。最后,老夫手中仅有一管春秋笔,象征着诗人对历史的反思与批判,展现了他对知识的珍视和对命运的掌控。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现了文人对政治的疏离感及其内心的自我坚守,展现了该时代文人对个人理想与现实困境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皇帝书征老秀才:直接引入背景,皇帝的征召意味着对文人的期许。
  2. 秀才懒下读书台:表现秀才对权威的无视,表达了对学术的追求。
  3. 子房本为韩仇出:历史典故,表明张良出仕的动机。
  4. 诸葛应知汉祚开:诸葛亮了解汉朝的兴起,诗人以此类比自己的处境。
  5. 太守枉于堂下拜:太守的拜见显得多余,反映官场的虚伪。
  6. 使臣空向日边回:使者的回归是无意义的,象征着权力的无奈。
  7. 老夫一管春秋笔:诗人自称“老夫”,表现其自信与气度。
  8. 留向胸中取次裁:强调写作的自由,诗人内心的独立。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皇帝书征”与“秀才懒下”,形成鲜明对比。
  • 典故:使用历史人物的典故,增加诗的深度与层次。
  • 比喻:春秋笔象征着历史与个人见解的结合。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权力的反抗和对学术的追求,传达出一种文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内心的坚守。通过对历史的反思,诗人提出了个人价值与社会责任之间的矛盾。

意象分析

  • 书台:象征着学术与个人理想的空间。
  • 春秋笔:象征历史的记载与个人的智慧,代表诗人内心的力量与选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子房”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韩信
    • B. 张良
    • C. 诸葛亮
  2. 诗人对太守的态度是:

    • A. 尊重
    • B. 讽刺
    • C. 忽视
  3. “老夫一管春秋笔”中的“春秋笔”象征什么?

    • A. 政权
    • B. 学术
    • C. 个人情感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登高》:王之涣的名作,表达了诗人对自我与自然的思考。
  2.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作品,展现了对历史与个人情感的交融。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与《不赴召有述》:两者均表现了个人情感的抒发,但李白更显孤独而思乡,而杨维桢则是对官场的反思与对理想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杨维桢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元代文学概论》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念奴娇二十六首 其二十六 念奴娇 登子招同铁厓循蜚古狂饮采友堂坐有张较书 念奴娇 题诵昭翠深小草集后 念奴娇二十六首 其十三 念奴娇十一首 其十一 念奴娇 池莲叶而不华水佩风裳亦足元对 念奴娇 重过汪氏荣园 念奴娇 念奴娇 郭璞墓 念奴娇•西溪函告寔父怛化,歌以抒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四点底的字 似曾相识 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爵弁 方凿圆枘 麥字旁的字 庄舄思归 数学归纳法 咬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遗室 矛字旁的字 主食 乙字旁的字 韭字旁的字 马鹿易形 铁掌 自郐以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