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15: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15:40
浮云载山山欲行,桥头雨余春水生。便须借榻云林馆,卧听仙家鸡犬声。
浮云漂浮着,仿佛要带走山峦;桥头的雨过后,春水开始涌动。于是我必须借住在云林馆,躺着听那神仙家里的鸡犬叫声。
杨维桢(1296年-1370年),元代诗人,字廷秀,号云林,生于浙江。杨维桢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常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此诗写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渴望逃避现实,追求一种宁静的生活。通过对雨后云林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雨后云林图”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生动的自然景象。诗人通过“浮云”、“春水”展现出雨后的生机,浮云仿佛承载着大山的重量,暗示着自然的壮丽与变化。桥头的春水则象征着生机的复苏,给人以希望的感觉。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选择了借宿在“云林馆”,这不仅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是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在这里,诗人可以“卧听仙家鸡犬声”,这句中包含了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对世俗生活的超脱。
整首诗通过清新的自然描写和诗人内心的宁静,展现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表达了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令人向往。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是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诗中“浮云载山山欲行”的意思是:
A. 浮云在飘动
B. 浮云似乎要带走山
C. 山的轮廓消失了
诗人借宿的地方叫:
A. 山庄
B. 云林馆
C. 仙家
“卧听仙家鸡犬声”表现了诗人:
A. 对世俗的留恋
B. 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C. 对喧闹的渴望
杨维桢的《雨后云林图》和王维的《鹿柴》都是描绘自然景象的佳作,但前者更注重表现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后者则更侧重于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两首诗都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