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1:39: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1:39:13
作者: 姚燧 〔元代〕
类型: 古诗词
雪崖雪。玉垒浮云变灭。蓬婆外晴白界天,西岭窗涵古今绝。
秦山置下列。类媵姬姜娣侄。望太白三百去天,六月人犹失炎热。
缁尘苦为涅。问谁可配兹,千仞高洁。惟君雅号相优劣。
有北正寒冽,传将移节,及门再命益磬折。
未闻赐环玦。我拙。误名窃。甚此日徵书,亦到岩穴。
何人轣辘同车辙。华首最相悦,忍为轻别。
定成竹否,乞为汝,负羁绁。
雪山上的雪,像是从崖壁上掉落下来。玉垒的浮云在变幻消散。
在蓬婆山外,晴天和白云交接着,西岭的窗子里涵盖了古今的绝美。
秦山在下方排列着,仿佛是媵姬和姜娣的侄子。
我仰望太白星,仿佛离天三百里,六月的天气还令人觉得炎热。
世俗的烦恼让我感到痛苦,我在问谁能与我匹配,千仞的高洁。
唯有你,雅号相对,品位高下显著。
北方的寒风正猛烈,传说会改变节气,门前再命的钟磬也要折断。
未曾听闻你赐予我环玦,我愚拙,误以为名声已窃取。
今日的征书,也抵达了岩穴。
谁能与我同车轱辘,华丽的首饰最让我欢喜,难忍轻言别离。
是否能成竹在胸,恳求你,承载我的羁绁。
作者介绍: 姚燧,元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以清新脱俗著称。
创作背景: 该诗或许是写于姚燧游历山川时,表达对自然的赞美及对人生的感慨。
《兰陵王》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交融的抒情诗。诗中描绘了雪山、浮云、古今交错的景象,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高洁情怀。在此背景下,诗人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感受到世俗的纷扰与内心的孤独。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写,诗人寄托了对雅致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人生的追问。整首诗的语言优雅,意象丰富,既有高远的山水之美,又有深厚的人文情怀,展现了姚燧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围绕人与自然的关系,探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表现了诗人在纷扰尘世中对高洁品格的渴望与追求。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