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51: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51:22
六州歌头 赋木莲花
作者: 姚燧 〔元代〕
灵均不信,木末搴芙蓉。徒自洁,好奇服,芰荷缝。
看心胸。霁月光风。似爱莲叟,云难狎,应亦未观,林下淡丰容。
坐荫高花十丈,身疑在,玉井三峰。
甚东皇遣与,桃李斗春浓。男色昌宗。失昌丰。
访平泉记,奇草木,惟赤柏,与金松。
岷岭导江,浩浩发临邛。进吴侬。
万里江南北,行欲遍,未曾逢。
堪怅恨,风与雨,苦相攻。
怕学琼花不坠,潜飞去,地上无踪。
柰明朝酒醒,空对夕阳春。
流水溶溶。
全诗翻译:
灵均(指陶渊明)不相信,木末上开着芙蓉花。徒然自洁,只是好奇的外表,像那芰荷相缝。
看那心胸,似霁月清风。就像那爱莲的老者,云难以亲近,恐怕也未曾见过,树林下的淡淡丰容。
坐在高大的花荫下,身影似在玉井的三峰间。
东皇(指东风)赐予的桃李,正与春浓相斗。男色昌宗(指男子的美色)也是失去了丰盛。
访平泉的记忆,那怪异的草木,只有赤柏和金松。
岷岭的江水浩浩荡荡流向临邛。进了吴侬的地方。
万里江南北,想要游遍,却未曾相逢。
可惜心中怅恨,风与雨,彼此苦攻。
害怕像琼花那样不落,悄然飞去,地上无踪。
待到明朝酒醒,空对着夕阳与春光。
流水潺潺。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姚燧(生年不详,卒年约1330年),字景文,号静庵,元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元代,时期社会动荡,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人生的感慨交织,表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忧愁。
《六州歌头 赋木莲花》通过描写木莲花及周围的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诗中灵均不信的开头,暗示了诗人对世俗的冷漠与高洁的追求。接着,以芙蓉花为引子,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赏,似乎在对比外表的洁净与心胸的广博。诗人用“霁月光风”描绘了清幽的自然环境,营造出一种恬静的氛围。
在描写桃李与春天的斗艳时,诗人感受到生命的繁华与短暂,表现出对美好的珍惜与无奈。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矛盾,既向往自然的宁静,又感受到世事的纷扰。最后,诗人在对夕阳春光的惆怅中,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整首诗通过自然意象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情感的流露。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流失的惋惜,情感深沉而细腻,展示了作者的心灵世界。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
“灵均”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李白
B. 陶渊明
C. 杜甫
D. 白居易
填空题:
“东皇遣与,桃李斗春浓。”中的“东皇”指的是____。
判断题:
此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