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采莲曲》

时间: 2025-04-23 16:23:12

诗句

风吹藕花满路香,中流荡桨谁家娘。

隔岸爱寻双菡萏,回波惊起两鸳鸯。

采得莲心无所寄,藕丝不断系人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6:23:12

原文展示:

风吹藕花满路香,中流荡桨谁家娘。
隔岸爱寻双菡萏,回波惊起两鸳鸯。
采得莲心无所寄,藕丝不断系人肠。

白话文翻译:

春风吹来,荷花的香气弥漫在满路之间,划船的姑娘是谁家呢?
我在对岸欣赏那成双的荷花,波浪轻轻荡起,两只鸳鸯惊飞而起。
采到莲心却无处寄托,藕丝不断地牵动着我的心肠。

注释:

字词注释:

  • 藕花:指荷花,因其生长在水中,根为藕,故称之为藕花。
  • 荡桨:划船,轻轻摇动船桨。
  • 菡萏:指荷花,特指未盛开的荷花。
  • 鸳鸯:一种水鸟,象征着情侣。
  • 莲心:莲花的心,常用来比喻心中的情感。
  • 藕丝:指藕的丝,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典故解析:
“藕丝不断系人肠”常用来形容情感之深,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与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桂心堂,清代诗人,生于江南水乡,以其清丽婉约的诗风而闻名。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具有浓厚的江南风情。

创作背景:
《采莲曲》创作于清代,反映了江南水乡的自然美与人文情感,诗人通过描绘采莲的场景,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爱情的向往。

诗歌鉴赏:

《采莲曲》是一首充满生机与柔情的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同时寄托了对爱情的美好向往。诗的开头,风吹着藕花,香气四溢,营造出了一幅动人的画面。接着,诗人以“中流荡桨”的形象引出了“谁家娘”这一问句,展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好奇。在隔岸观赏的过程中,诗人不仅欣赏到自然的美,同时也感受到了一种孤独和思念。尤其是最后两句,通过“采得莲心无所寄”,表达了内心情感的无处寄托,藕丝的不断牵引,象征着情感的深厚与难以割舍。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爱情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风吹藕花满路香:春风吹拂,荷花的香气弥漫,描写了优美的自然景象。
  • 中流荡桨谁家娘:引人入胜的提问,表现出诗人对美丽女子的向往。
  • 隔岸爱寻双菡萏:诗人对岸的荷花情有独钟,体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欣赏。
  • 回波惊起两鸳鸯:水波荡漾,鸳鸯惊飞,生动描绘了自然与生物的和谐。
  • 采得莲心无所寄:象征着内心情感的无处寄托,体现了孤独感。
  • 藕丝不断系人肠:情感牵绊,表达了对爱情的执念。

修辞手法:

  • 比喻:藕丝比喻情感的牵绊。
  • 拟人:鸳鸯的惊飞赋予了生动的情感。
  • 对仗:如“风吹藕花满路香,中流荡桨谁家娘”,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爱情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孤独与思念之情,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荷花:象征纯洁、美好,常用于描绘爱情。
  • 鸳鸯:象征情侣,传达爱情的甜蜜与珍贵。
  • 藕丝:象征柔情缱绻,表达情感的牵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采莲曲》中的“藕花”指的是什么?
    A. 荷花
    B. 菊花
    C. 玫瑰

  2. 诗中提到的“鸳鸯”象征什么?
    A. 亲情
    B. 友情
    C. 爱情

  3. “采得莲心无所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愤怒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采莲曲》和《春江花月夜》同样描绘了自然与人情,但前者侧重于爱情的渴望与孤独,而后者则强调人对自然的思考与感悟,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作品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江南风情与诗歌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伤春怨 伤春怨·咏江南事 伤春怨 词会题海棠画扇 伤春怨 伤春怨 八月四 伤春曲示章雨琴二首 其二 伤春曲示章雨琴二首 其一 伤春曲和丁文初 伤春曲 伤春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丶字旁的字 黄皮寡廋 囊萤照书 聪明绝世 鷑翥 二字旁的字 腐乳 包含蚀的词语有哪些 几字旁的字 梅颊 杳然黄鹄 举仇举子 齲字旁的字 是耶非耶 柴篱 邑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