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唐多令 拟朱竹垞词》

时间: 2025-04-27 14:58:46

诗句

肥绿涨林丛。

草深仄径空。

看閒禽、细剔苔封。

户外屐声数已近,恁过了、小楼东。

暑气隔帘栊。

拈香心字重。

又分明、卓午人慵。

短榻枯眠犹梦得,双纤手、剥莲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58:46

原文展示

肥绿涨林丛。草深仄径空。看闲禽细剔苔封。户外屐声数已近,恁过了小楼东。暑气隔帘栊。拈香心字重。又分明卓午人慵。短榻枯眠犹梦得,双纤手剥莲蓬。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的景象:绿色的树木茂盛地生长,草深而小路显得空旷。看那闲散的鸟儿在细细挑剔苔藓的封闭。门外的木屐声渐渐传来,已经快到小楼东边了。炎热的气息透过帘子传来,我拿起香料,心中情思沉重。又分明是正午时分,人显得慵懒无力。短榻上枯燥的睡眠中我仍然可以梦见,双手轻轻剥开莲蓬。

注释

  • 肥绿:形容树木、草木生长茂盛,色泽鲜艳。
  • :指生长得很旺盛,形容植物的生长状态。
  • 仄径:狭窄的小路。
  • 闲禽:指悠闲的鸟儿。
  • 剔苔封:剔除苔藓的封闭,形象地描绘出鸟儿啄食的情景。
  • 屐声数:木屐的声音。
  • 帘栊:窗帘,隔开了户外的暑气。
  • 拈香:点燃香料,通常与心情、环境的气氛有关。
  • 心字重:心中情感沉重,暗示一种思绪或情感的沉淀。
  • 短榻:短小的床铺。
  • 剥莲蓬:指剥开莲子的果壳,象征着夏季的丰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金鉴才是一位当代诗人,作品多以传统古诗词为基础,融入现代情感与生活体验,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他的诗作常常关注自然与人文的交融,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这首《唐多令 拟朱竹垞词》创作于夏季,诗人通过描绘夏日的自然景象,表达对于宁静悠闲生活的向往以及内心的思绪与感慨。诗中充满了对生活细节的观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炎热的夏日午后,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个人的心境。诗的开头以“肥绿涨林丛”引入,色彩鲜明,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冲击力,仿佛置身于生机盎然的自然环境之中。接着,诗人通过“草深仄径空”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幽静而空旷的氛围,仿佛小路被草木所掩盖,令人感到一种与世隔绝的宁静。

而“看闲禽细剔苔封”这一句,生动描绘了鸟儿在自然中悠闲自得的情景,体现了生活的简单与惬意。随着木屐声的逼近,诗人将视角逐渐引向人类活动,这种转变让人感受到一种生活的节奏与自然的和谐。

在后半部分,诗人以“暑气隔帘栊”表达了对炎热的感受,进一步深化了内心的情感状态。“拈香心字重”则将情感推向高潮,暗示诗人在面对外界的热烈与内心的沉重之间的矛盾。最后的“短榻枯眠犹梦得,双纤手剥莲蓬”,不仅描绘了诗人夏日午后的慵懒状态,更通过剥莲蓬的细节,象征着对生活丰盈的追求与享受。

整首诗通过细致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内心情感的交融,透过平凡的日常生活,传达了对于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肥绿涨林丛:描绘生机勃勃的树林,色彩鲜艳,充满生命力。
  2. 草深仄径空:小路被茂盛的草木遮掩,显得空旷而幽静。
  3. 看闲禽细剔苔封:鸟儿悠闲地啄食苔藓,表现出一种自然的惬意。
  4. 户外屐声数已近:木屐声渐渐逼近,暗示人类活动的接近。
  5. 恁过了小楼东:木屐声传来,似乎已经经过小楼。
  6. 暑气隔帘栊:炎热的空气透过窗帘,营造出一种沉闷的感觉。
  7. 拈香心字重:点燃香料,表示内心的情感沉重。
  8. 又分明卓午人慵:正午时分,人的慵懒状态显而易见。
  9. 短榻枯眠犹梦得:在短榻上昏昏欲睡,依然可以做梦。
  10. 双纤手剥莲蓬:用双手剥开莲蓬,象征着生活的丰盈和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肥绿”与“上涨”的形象结合,生动表现自然的生机。
  • 拟人:鸟儿的动作“剔苔”,赋予了鸟类以人类的生活方式。
  • 对仗:如“短榻枯眠”和“双纤手剥莲蓬”,通过对仗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夏日的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表达了人在自然中的内心感受与思维的沉重,揭示了生活的美好与复杂交织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树林:象征生机与自然的繁荣。
  • 小路:代表人生的旅程与方向。
  • 鸟儿:象征自由与悠闲的生活态度。
  • 木屐声:暗示生活的节奏与人类的活动。
  • :象征内心的情感与思索。
  • 莲蓬:象征丰盈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肥绿涨林丛”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 A. 秋天的落叶
    • B. 夏天的繁茂
    • C. 冬天的寒冷
  2. “拈香心字重”中的“心字”指的是什么?

    • A. 爱情
    • B. 思念和情感
    • C. 快乐
  3. 诗中描绘的动作“剥莲蓬”的意义是什么?

    • A. 表达对生活的无奈
    • B. 象征丰盈和享受
    • C. 表示对未来的忧虑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是通过简单的自然景象表达深刻的情感,李白的诗更强调思乡之情。
  • 《春望》:杜甫在描写自然风光时,更多地融入了对国家和民生的关切,与《唐多令》的悠闲感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文学史》

相关查询

处士隐居 悖拏儿舞 送客归湘楚 戏简朱坛诗 题惠昌上人 琴曲歌辞。思归引 晚夏归别业 濠州水馆 听筝(一作题宋州田大夫家乐丘家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同字框的字 红妆素裹 应时而生 幺字旁的字 靣字旁的字 刖足适履 亠字旁的字 撩漉 盗窃 漕米 血字旁的字 百喙难辩 科兑 包含漓的词语有哪些 沅茞澧兰 浑金璞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