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6:40: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40:24
唐多令 秋夜
作者: 叶小鸾 〔明代〕
灯晕伴残更。萧萧落叶轻。
诉穷愁草际虫声。
栏外芭蕉新嫩绿,仍做出,旧秋声。
罗被夜凉清。凄然梦亦惊。
透纱窗月影纵横。
几遍鸡声啼又晓,空蹙损,两山青。
在灯光的晕染下,夜已深沉,伴随着零落的叶子轻轻飘落。虫声在草丛中诉说着无尽的愁苦。栏杆外的芭蕉长出新嫩的绿叶,却依旧发出往年的秋声。薄薄的罗被在夜里显得寒凉,梦中也因而惊醒。透过纱窗,月影交错闪烁。几声鸡鸣再次唤醒黎明,山色空惆怅,依旧是那两座青山。
作者介绍: 叶小鸾,明代女词人,生平事迹较少,但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女性视角著称。其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及自然景色,具有浓厚的抒情特征。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秋夜,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秋夜的氛围,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孤独的感叹。秋夜的凉意与虫声交织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反映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唐多令 秋夜》展现了诗人对秋夜景象的细腻描绘,充满了浓厚的个人情感。诗中以“灯晕伴残更”开篇,营造出一种深邃而静谧的夜晚氛围。接着,萧萧落叶声和虫鸣声交织,传达出一种无尽的愁苦感。尤其是“诉穷愁草际虫声”,将自然界的声音与诗人的内心情感紧密结合,使得读者能够感同身受。
“栏外芭蕉新嫩绿,仍做出,旧秋声”一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虽然新叶在生长,但旧的秋声依然萦绕在耳边,暗示着时间的无情和对过去的留恋。夜的凉意透过“罗被”,让人感受到一丝清凉,甚至在梦中也被惊醒,进一步强调了秋夜的寂寞与思索。
全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层次感,月影的交错与鸡鸣声的清晰相互映衬,形成了夜深人静与晨曦初现的对比,传达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整体上,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时间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充满了清雅的美感和深沉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表达了对过往的思念、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以及内心的孤独与忧愁。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折射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展现了对时间流转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灯晕”指的是什么?
“诉穷愁草际虫声”中的“虫声”表现了什么情感?
诗中描述的“栏外芭蕉新嫩绿”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