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36: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36:11
何处燕声如诉,空梁蛛网成纱。
矫庵屋老渐倾斜。
当时檐下客,辗转到谁家。
百日相逢人海,百年相失天涯。
海风歇处满天霞。
深宵残梦里,永对一枝花。
在哪里能听到燕子的声声诉说,空荡的房梁上只剩下蛛网如同纱幕。
那间老屋渐渐倾斜。
曾经在屋檐下的客人,如今不知道流转到了哪个家。
在百日的相逢中,经历了无数人海的交错,却在百年后失去了彼此,天各一方。
海风平息的地方,满天霞光映照。
在深夜的梦中,永远对着一枝花。
程滨,现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著称。其作品常常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绘,表达对人情冷暖、岁月流逝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作于诗人生活的一段特定时期,或许是因经历了某种离别或变迁。背景的环境与个人的生活经历交织,形成了诗中的情感基调。
《临江仙 寄庵前燕》是一首充满浓厚怀旧情感的作品。整首诗通过描绘燕子的叫声和蛛网的荒凉,生动地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变迁。诗人以“燕声如诉”开篇,立即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燕子的叫声似乎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传达出一种无尽的思念。
诗中提到的“空梁蛛网成纱”,构建了一个荒凉的意象,暗示着时间的无情与生活的孤寂。接下来的“矫庵屋老渐倾斜”,不仅描绘了屋子的衰败,也象征着过去的记忆在时间的侵蚀下逐渐变得模糊。
“百日相逢人海,百年相失天涯”二句,诗人用对比的手法,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聚与离散,令人感受到生命的无常与孤独。最终,诗人在“深宵残梦里,永对一枝花”中,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执着与向往,尽管现实的无奈依然存在,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却是永恒的。
整首诗围绕着时间的流逝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展开,表现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失落的感慨。诗人通过对自然与生活的细腻描绘,传达出对美好时光的无尽追思,体现出一种深沉的情感基调。
诗中“何处燕声如诉”意指什么?
“百日相逢人海,百年相失天涯”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歌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比较程滨的作品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与思念,但程滨的诗更注重时间的流逝与孤独感,而李清照则更加细腻地描写了个人情感的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