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52:09
原文展示:
立秋日曲江忆元九
下马柳阴下,独上堤上行。
故人千万里,新蝉三两声。
城中曲江水,江上江陵城。
两地新秋思,应同此日情。
白话文翻译:
在柳树的阴影下,我下马休息,独自走上堤岸。
远方的故人已经相隔千万里,耳边传来三两声新蝉的鸣叫。
城中流淌的曲江水,映衬着江陵的城郭。
在这两个地方的新秋思绪,应该都是相同的情感。
注释:
- 下马:指从马背上下来,表示到达某地,准备休息。
- 柳阴:指柳树的阴影,营造出幽静的环境。
- 堤上:指堤岸,通常指河边的堤坝。
- 故人:指远方的朋友或旧时的知己。
- 新蝉:指秋天刚开始时的蝉鸣,象征着时节的变化。
- 曲江水:指唐代长安附近的曲江,是著名的风景区。
- 江陵城:江陵是长江沿岸的一座城市,诗人借此表达对故人的思念。
典故解析:
- 曲江:曲江是唐代著名的风景区,许多诗人常常在此吟咏,代表了宴饮、游玩的场所。
- 新蝉:在古代,蝉鸣常被视为夏末秋初的象征,代表了季节的更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著称,擅长表现社会生活和民生疾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立秋之际,诗人思念远方的朋友元稹。通过描写自然景象与友情的交融,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与秋天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写了立秋日的曲江景色,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开头两句“下马柳阴下,独上堤上行”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场景,诗人在柳树下的阴影中休息,独自走上堤岸,给人一种孤独的感觉。接着,诗人提到“故人千万里”,表现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三两声的新蝉鸣叫则增添了一丝秋天的气息,仿佛在提醒诗人时光的流逝。后两句“城中曲江水,江上江陵城”则通过地理位置的对比,强调了两地情思的相互联结,最后一句“两地新秋思,应同此日情”以情感作结,升华了思念的主题,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共鸣。
整首诗简练而意蕴深厚,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与内心情感的交融,展现了白居易高超的诗歌艺术和对生活深刻的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下马柳阴下:诗人下马后在柳树阴下休息,暗示一种闲适的状态。
- 独上堤上行:独自一人走上堤岸,表现出孤独与思考。
- 故人千万里:远方的朋友已在千万里之外,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深。
- 新蝉三两声:蝉鸣声响起,增添了秋季的氛围。
- 城中曲江水:曲江流水映衬着城市的景象,象征着诗人所处的环境。
- 江上江陵城:提及江陵城,进一步强调了地域之间的距离与情感的联系。
- 两地新秋思,应同此日情:强调不论身在何处,思念的情感是一致的。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的前两句与后两句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柳阴、新蝉、曲江水等意象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丰富的自然画面,寓意深远。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立秋的主题,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和对秋天的感慨,体现出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共鸣与连接。
意象分析:
- 柳阴:象征宁静与思考,也是思乡情绪的寄托。
- 新蝉:代表季节的变迁,暗示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感慨。
- 曲江水:象征着流动的时光与情感的纽带,连接着不同的地点与人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故人”指的是谁?
-
填空题:诗中“下马柳阴下,独上堤上行”的意思是__。
-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新蝉”的声音与季节的变化无关。(对/错)
答案:
- A. 朋友
- 表达孤独与思考的状态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同样表达思念与忧国之情。
- 《静夜思》(李白):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杜甫):同样是思念远方亲人的作品,表达了对家人的情感。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通过对黄鹤楼的描写表现离别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收录了大量唐诗,适合诗歌爱好者参考。
- 《白居易诗歌研究》:对白居易的生平与诗作进行深入分析的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