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4:57: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4:57:21
江梅引两解
作者: 张文胜
去年曾探雪中梅。
万株开。
故人来。
尤赏一枝清绝倚亭台。
今岁轻将芳信误,
两三纸,
锦书寄,
能有谁。
谩遣东风呵冻蕊。
过江南,
数千里。
桃夭李绮。
不多日,
柳老绵飞。
便摘青圆,
煮酒试单衣。
休道长安愁不见,
把霜竹,
对江城,
月下吹。
去年我曾去探访雪中的梅花,
那时万树都在盛开。
故友前来,
特别喜欢那一枝清绝的梅花倚在亭台旁。
今年轻易地将芳信耽误,
写了两三纸,
寄上锦书,
能有谁来回应呢?
只好随意让东风呵护那冻蕊。
我过了江南,
数千里,
桃花和李花盛开。
不多日,
柳树就老了,绵绵的花絮飞舞。
我便摘下青圆,
煮酒试穿单衣。
别说长安的愁苦和不见,
我对着霜竹,
在江城,
月下轻声吟唱。
作者介绍
张文胜,现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深入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
创作背景
《江梅引两解》创作于冬末春初之际,诗人在梅花盛开之时,回忆与故人的相聚,同时表达对春天的期待与感伤。
《江梅引两解》是一首充满情感的古诗,通过描绘梅花的盛开和春天的变化,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人情冷暖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以“去年曾探雪中梅”引入,既回忆了与故友的相聚,也表现了梅花的坚韧之美,象征着生命的顽强。接着,诗人转向“今岁轻将芳信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和对友人的思念,突显出一种孤独和无奈。
在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以“谩遣东风呵冻蕊”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和对梅花未来开放的期待,展现了春天即将来临的美好景象。随着“桃夭李绮”的出现,诗人描绘了春日的繁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梅花的清冷更加突出。
最后,诗人以“休道长安愁不见”结束,表现了对长安的愁苦和对友人的思念,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然的态度,面对生活的无常,诗人选择在月下吟唱,以此来抒发心中的情感。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春天的期待、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通过梅花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在自然与人生中的孤独与坚韧,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桃夭李绮”指代的是哪些花?
填空题:诗中“谩遣东风呵冻蕊”表达了诗人对__的渴望。
判断题:诗人在诗中表现对长安的思念。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江梅引两解》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