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江梅引两解 其二》

时间: 2025-05-09 00:16:26

诗句

与君有约订寒梅。

雪中开。

几时来。

随我漫山游遍共登台。

一夜月明光似海,递金盏,听玉笛,却是谁。

欲寄锦书藏冷蕊。

去罗浮,三万里。

幽怀结绮。

又沉醉,莫管花飞。

收拾余香,绕我数年衣。

不恨春归无信息,恨残梦,被东风,不住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16:26

原文展示

江梅引两解 其二
作者: 张文胜

与君有约订寒梅。
雪中开。几时来。
随我漫山游遍共登台。
一夜月明光似海,
递金盏,听玉笛,却是谁。
欲寄锦书藏冷蕊。
去罗浮,三万里。
幽怀结绮。
又沉醉,莫管花飞。
收拾余香,绕我数年衣。
不恨春归无信息,
恨残梦,被东风,不住吹。

白话文翻译

与您约定一起观赏寒梅花。
它在雪中绽放,何时才能等到您?
随我遍游山川,共同攀登高台。
一夜明月,光辉如海,
举起金杯,听那玉笛声,究竟是谁在吹奏?
我想寄去锦书,藏着那冷蕊。
我将去罗浮,三万里远。
幽幽的情怀如绮丽的绣品。
又沉醉其中,不在意花瓣飞舞。
收拾那余香,缭绕我数年的衣衫。
不怨春天归来无消息,
怨那残梦,被东风不停吹散。

注释

  • 寒梅:指冬天盛开的梅花,象征坚韧和美丽。
  • 雪中开:形容梅花在寒冷的雪中绽放,寓意不畏严寒。
  • 金盏:指金色的酒杯,象征欢乐的饮酒场景。
  • 玉笛:指用玉石制成的笛子,象征优美的音乐。
  • 锦书:指用美丽的书信,表达思念之情。
  • 罗浮:指罗浮山,历史上著名的道教圣地,象征远方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文胜是当代著名的诗人,他的作品以清新、优雅、意境深远著称。作为一位在古典诗词基础上创新的诗人,张文胜常常通过自然景物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创作背景

《江梅引两解 其二》创作于一个冬季的夜晚,诗人约定与友人共同欣赏梅花,表达了对友情的向往和对冬天美景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寒梅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对友人的思念。开篇即以“与君有约”引入,表达了对朋友的期待和重视;紧接着的“雪中开,几时来”则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仿佛在等待着朋友的归来。整首诗在描写梅花与雪的意境中,融入了月光、酒杯和玉笛等意象,渲染出一种清冷而又高雅的氛围。

中间部分提到的“欲寄锦书藏冷蕊”,既是对友人的思念,也是对梅花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结尾的“不恨春归无信息,恨残梦,被东风,不住吹”则是情感的升华,透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梦想破灭的怅惘,感情深邃而复杂,令人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与君有约订寒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约定,暗示梅花的坚韧。
  • 雪中开。几时来。:反映出对友人归来的期待与不安。
  • 随我漫山游遍共登台。:描绘了与友人共同游玩的美好场景。
  • 一夜月明光似海,递金盏,听玉笛,却是谁。:月光明亮如海,酒杯与乐音交融,增添了诗的情趣。
  • 欲寄锦书藏冷蕊。:表达了思念之情,将心意寄托于梅花之中。
  • 去罗浮,三万里。:提到远方的追求,象征对理想与自由的向往。
  • 幽怀结绮。:表明内心的幽静与美好。
  • 又沉醉,莫管花飞。:沉醉于美好,不在意外界的变化。
  • 收拾余香,绕我数年衣。:余香缭绕,象征着长久的记忆与情感。
  • 不恨春归无信息,恨残梦,被东风,不住吹。: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梦想的失落。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月明光似海”,将月光比作大海,增强了意象的深邃感。
  • 拟人:如“东风,不住吹”,赋予自然元素以人的情感,增强情感的表达。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情感真挚,意象丰富,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梅:象征坚韧与美丽。
  • :象征纯洁与冷清。
  • 月光:象征明亮与希望。
  • 金盏:象征欢乐与饮酒。
  • 玉笛:象征优美的音乐与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寒梅”象征什么?

    • A. 美丽
    • B. 坚韧
    • C. 友情
    • D. 爱情
  2. “一夜月明光似海”中将月光比作什么?

    • A. 河流
    • B. 大海
    • C. 星星
    • D. 太阳
  3. 诗人在最后表达了对什么的怨恨?

    • A. 春天归来
    • B. 东风
    • C. 梦想破灭
    • D. 梅花凋零

答案

  1. B. 坚韧
  2. B. 大海
  3. C. 梦想破灭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相比,张文胜的《江梅引两解 其二》更注重自然意象和情感的交织,李清照则更侧重于内心的孤独与思念。两者虽风格不同,但都展现了对时间与情感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相关古典诗词研究书籍与文章

相关查询

次韵明叔送梅 呈任邕州昭子言 赠笔工 二月初十日自荻浦绝湖三首 碧云 其三 放舟始作 寄怀二十首 曾季明经过相见闻寿冈先生挂冠之报且承动静 松原山行七绝 呈明叔七首 其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玄字旁的字 面字旁的字 杳若 津渍 揎拳攘臂 风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风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摆擂 齿字旁的字 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大全_丰富天气表达的词汇 龠字旁的字 柔强 狼狈为奸 去开头的成语 断袖余桃 包含平的词语有哪些 尣字旁的字 爨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土字加一笔常用字汇总_土字加笔画的汉字详解 拼音zi的汉字汇总_zi的常用字详解 香蓼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