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04: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04:11
作者: 马钰 〔元代〕
类型: 古诗词
见人错失,动我心肠。交予怎不悲伤。思想燃指然臂,顶上然香。假饶投崖喂虎,尽舍身拚命非常。争知得,有些儿妙理,别是嘉祥。清静无为鼎内,觉心中真火,下降肾堂。肾水化为真气,气结红霜。常常熏蒸四大,便玲珑响喨玎珰。神光灿,得携云,归去蓬庄。
看到他人失去,内心不禁为之动容。交付于情感,怎能不感到悲伤?思想如同燃烧的火焰,直抵心头,脑海中香气四溢。即便是投身悬崖喂养猛虎,也愿意全力以赴,表现出非凡的勇气。谁能知道其中的妙理,实在别有一番喜悦。心境清静无为,如同鼎中的火焰,体会内心的真火,从而降落至肾堂。肾中的水化作真气,气息凝结成红霜。常常熏蒸四大元素,便能发出玲珑的响声。神光灿烂,可以携云而归,回到蓬莱仙境。
作者介绍: 马钰,元代诗人,擅长描绘自然与人生哲理,作品常蕴含深厚的思想内涵。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交融的时期,诗人通过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反映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满庭芳》是马钰的一首抒情诗,表现出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探讨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反思。诗中开篇由“见人错失”引入,表达了对他人失去的同情和内心的共鸣,展现出一种深切的人文关怀。接着,通过“思想燃指然臂”的描写,诗人将思想与情感的燃烧比作火焰,强调内心的激荡和热烈。此时,“假饶投崖喂虎”展现出一种不怕牺牲的勇气,显示了对生命的执着与追求。
其次,诗中提到的“清静无为鼎内”体现了道家思想,强调内心的平和与无为而治的智慧。中医元素的引入则让整首诗更具哲理性,通过“肾水化为真气”的描述,暗示生命的轮回与转化。最后,诗人以“神光灿,得携云,归去蓬庄”结束,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美。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我内心的追求,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探讨人的内心世界与生命的追求,强调内心的平和与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诗词测试:
诗中“见人错失”表达了什么情感?
A. 高兴
B. 伤心
C. indifferent
D. 愤怒
“清静无为鼎内”的意境主要强调了什么?
A. 外在环境
B. 内心的宁静
C. 追求物质
D. 社会责任
“神光灿,得携云”象征了什么?
A. 物质财富
B. 内心的光明与理想
C. 对他人的关心
D. 封闭自我
答案: 1-B;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