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39: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39:30
年来性好静,逃暑向山行。
寺晚钟声寂,风微蝉唱清。
谈禅销永日,论道觉三生。
惆怅林泉路,今无辩老迎。
这几年我性情偏爱安静,夏天的时候我常常往山里去避暑。
傍晚在寺庙里,钟声寂静无声,微风轻拂,蝉鸣声清晰。
聊着禅宗,消磨漫长的日子,讨论道理,顿悟人生的意义。
但我心中感到惆怅,林间小路上,今天已无法辨识老朋友的身影。
金鉴才,生于20世纪,现代诗人,致力于古典诗词的创作与研究。其作品多以自然景观和人生哲学为主题,风格清新自然,常蕴含深刻的思考。
本诗创作于诗人游览杭州上天竺法喜寺时,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诗人在避暑与静谧的环境中,产生了对时光流逝、友人别离的惆怅。
本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宁静和对友谊的怀念。开头两句“年来性好静,逃暑向山行”展示了诗人向往宁静生活的愿望,恰好与避暑的主题相呼应。接下来的“寺晚钟声寂,风微蝉唱清”则通过对声音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安静、祥和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寺庙的宁静。
“谈禅销永日,论道觉三生”展示了诗人与友人间的哲学讨论,反映出他们对人生深刻的思考和对道理的探求。最后两句“惆怅林泉路,今无辩老迎”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友人的怀念,尤其是“今无辩老迎”一句,将失去与怀念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整首诗以宁静的自然景象为背景,深刻地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人生的无常,既有对美好自然的赞美,也有对友谊和时光流逝的感慨,呈现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友人离去的惆怅。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内心的宁静与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往友谊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人性情如何?
诗中提到的景象有哪些?
诗人对友人的感情如何?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金鉴才的诗歌更注重内心的情感表达,而王维则以自然景观的描写为主,二者在主题的表现上各有侧重,但都体现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