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赠教职》

时间: 2025-05-04 10:19:56

诗句

课业须于德业完,二流吾且一源看。

永歌教胄中和性,元是虞廷典乐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19:56

原文展示:

赠教职
课业须于德业完,二流吾且一源看。
永歌教胄中和性,元是虞廷典乐官。

白话文翻译:

教学工作必须在德行和学业都达到完美的基础上进行,作为教师的我也只能从这一源头出发。永远歌唱教育的后代,培养中和的性情,这本来就是虞舜时代的典乐官所应有的职责。

注释:

  • 课业:学习和教育的内容与任务。
  • 德业:道德修养与事业成就。
  • 二流:指的是次一级,常用来表示比较低的地位或水平。
  • :后代,子孙,常用来指代承继者。
  • 中和性:指的是一种中庸和谐的性情状态。
  • 虞廷:指的是虞舜的朝廷,寓意古代盛德之治。
  • 典乐官:古代负责音乐和礼仪的官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湛若水(公元1487-1554),明代诗人,字子华,号若水,晚号沧浪子,出生于福建。湛若水以其诗文清新、气质高远而著称,尤其在教育和伦理思想上有深入的探讨。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明代,正值科举制度盛行的时期,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是当时社会的普遍追求。作者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教育工作的重视,以及对教师道德修养的自我要求。

诗歌鉴赏:

这首《赠教职》展现了作者对教育工作的深刻理解与思考。诗的开头以“课业须于德业完”引入,强调了道德修养对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体现出一种责任感与使命感。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应该注重品德的培养,教师应当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诗中提到的“二流吾且一源看”,表现出作者对自身职责的谦逊态度,虽然身处教育之职,但仍然意识到自己在教育界的地位并非最高。这种自谦的态度,反映了古代士人的谦逊与求知欲。

在“永歌教胄中和性”一句中,作者提出了教育的目标,即培养学生和谐的性情,表现出对未来人才的期许。这种“中和性”不仅是个人品德的体现,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最后一句“元是虞廷典乐官”,则将教育事业与历史典故相联系,强调教育的源远流长,教师的职责与古代贤者的职能相一致,旨在传达一种对教育传统的尊重与继承。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课业须于德业完”:强调教育的根本在于教师的品德。
    • 第二联“二流吾且一源看”:表达谦逊,承认自身的不足。
    • 第三联“永歌教胄中和性”:提出教育的理想目标,培养和谐性情。
    • 第四联“元是虞廷典乐官”:借古代贤者之事,强调教育的崇高与责任。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各联句子结构对称,形成和谐的音律感。
    • 引典:引用虞舜的典故,增加诗的厚重感和历史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体现了教育的道德责任与理想追求,强调教师在育人过程中的重要角色,并呼吁坚守教育的传统与价值。

意象分析:

  • 教育:象征着希望与未来,寄托了对下一代的期许。
  • 德行:象征着道德与品格,是教育的根基。
  • 虞廷:代表着古代贤明统治者的智慧与理想,增添了文化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强调教育的根本在于什么? A. 知识
    B. 德行
    C. 教材
    D. 考试

  2. “二流吾且一源看”中的“一源”指的是什么? A. 学问
    B. 教育理念
    C. 自谦
    D. 礼仪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师说》 - 韩愈
  • 《赐教》 - 胡曾

诗词对比

  • 韩愈的《师说》强调教师的地位与职责,与湛若水的观点相呼应,但更侧重于教师的知识传授。
  • 胡曾的《赐教》则聚焦于学生对教师的敬仰,展示了师生关系的另一面。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教育史》
  • 《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南乡子·眼约也应虚 秋蕊香 鹧鸪天·绿橘梢头几点春 清平乐 清平乐 生查子·官身几日闲 风入松 醉落魄 望仙楼 采桑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冰兔 镸字旁的字 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神工天巧 走笔疾书 帏箔 嵬峨 波流茅靡 母字旁的字 盘桓髻 隹字旁的字 金字旁的字 主观臆断 厂字头的字 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拯援 殷鉴不远 包含辑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