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1: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1:18
金陵晓发
作者: 姚鼐 〔清代〕
湖海茫茫晓未分,风烟漠漠棹还闻。
连宵雪压横江水,半壁山腾建业云。
春气卧龙将跋浪,寒天断雁不成群。
乘潮鼓楫离淮口,击剑悲歌下海濆。
这首诗描绘了金陵(南京)清晨的景象,湖面和大海一片迷茫,天色尚未完全明朗,远处传来划船的声音。连夜的雪压在横江的水面上,半边山头上飘荡着建业的云雾。春天的气息如卧龙般在水面上徘徊,而天寒之际,孤雁失群。乘着潮水,划船从淮口出发,悲歌相伴,直下海湾。
作者介绍:姚鼐(1740-1816),字瑶泉,号陶庵,清代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典雅,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正值国家盛世,诗人借景抒怀,表达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的感悟。金陵作为历史悠久的城市,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气息。
《金陵晓发》是一首描绘清晨自然景观的诗作。首句以“湖海茫茫”开篇,营造出一种广阔而朦胧的意境,反映出诗人在清晨时分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接下来的“风烟漠漠棹还闻”,则通过动静结合,表现出船只在雾气中缓缓划行的情景,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连宵雪压横江水”一联,强调了连夜降雪的沉重感,雪与水的对比,象征着不同季节的交替与变迁。而“半壁山腾建业云”则通过山与云的结合,展示了金陵特有的地理风貌,寓意着历史与现实的交错。
在后两联中,诗人通过“春气卧龙将跋浪”与“寒天断雁不成群”的描绘,表达了自然界的生生不息与孤独感。最后一句“乘潮鼓楫离淮口,击剑悲歌下海濆”,则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表现出一种对于旅途的期待与对人生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金陵清晨的美丽与诗人的内心情感,兼具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体现了姚鼐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艺术造诣。
整首诗通过描绘金陵清晨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旅途的深思,体现了生命的孤独与希望的交织。
诗中描绘的主要景象是什么?
A. 清晨的湖海
B. 夜晚的星空
C. 盛夏的田野
“春气卧龙”中的“卧龙”象征什么?
A. 孤独
B. 希望与生机
C. 平静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忧虑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金陵晓发》这首诗的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