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7:46: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7:46:57
作者: 鲍照 〔南北朝〕
类型: 古诗词
西上登雀台。
东下望云阙。
层阁肃天居。
驰道直如发。
绣甍结飞霞。
璇题纳行月。
筑山拟蓬壶。
穿池类溟渤。
选色遍齐代。
征声匝卭越。
陈钟陪夕燕。
笙歌待明发。
年貌不可还。
身意会盈歇。
蚁壤漏山阿。
丝泪毁金骨。
器恶含满欹。
物忌厚生没。
智哉众多士。
服理辨昭昧。
登上雀台向西望去,
东边遥望云层中的阙门。
层层阁楼庄严地矗立在天空,
驰骋的道路笔直如同发丝。
华美的屋顶与飞霞相交相映,
璇美的题字迎接着行月。
筑起的高山似乎要比肩蓬壶,
水池的形状像深邃的海洋。
色彩的选择遍布齐国和代国,
号角声响彻越国和卭地。
锣声伴随着夕阳下的燕子,
笙歌的旋律等待着晨光的到来。
年华易逝无法重回,
身心的感受时常盈盈而歇。
土壤似蚂蚁般渗漏于山阿,
泪水如丝般摧毁了金骨。
器物丑陋且倾斜,
物质的丰厚忌惮着生死。
众多士人真是聪明,
他们懂得道理分辨昏暗。
作者介绍:
鲍照,字明远,南北朝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的诗风和丰富的想象力而闻名。其作品常表现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自然的赞美。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鲍照对人生的感悟中,表达了他对理想人生的追求与思考。
《代陆平原君子有所思行》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对高台、阁楼、飞霞等景物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宏伟壮丽的景象,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诗人通过“西上登雀台,东下望云阙”的描写,表现了他对天地的敬畏与向往。接下来的“层阁肃天居,驰道直如发”则进一步渲染了这一景象的雄伟,仿佛在诉说着人与自然的和谐。
诗中涉及的意象如“绣甍”、“璇题”、“蓬壶”等,构建了一种理想的境界,隐喻着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寻与渴望。同时,“年貌不可还,身意会盈歇”则反映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层层递进的意象和情感,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与对天地万物的敬仰,体现了南北朝时期文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见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人生的追求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西上登雀台”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的敬畏
B. 对理想的追求
C. 对时间的无奈
答案: B
“年貌不可还”是对什么的感叹?
A. 时间的流逝
B. 自然的美丽
C. 生活的苦涩
答案: 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与理想的思考,但鲍照的作品更侧重于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而李白则更为直接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