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9:03: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9:03:14
作者: 陶弘景 〔南北朝〕
类型: 古诗词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夕日一作阳。
山川的美丽,自古以来就被人们所赞美。
高耸的山峰直入云端,清澈的溪水可以看见底部。
两岸的石壁,五色斑斓交相辉映。
青翠的林木和竹子,四季常绿。
清晨的薄雾渐渐散去,猿猴和鸟儿在喧闹。
夕阳将要西沉,水中的鱼鳞在争相跃动。
这真是人间仙境。
自康乐年间以来,未曾再有能与之媲美的奇观。
夕阳在这里仿佛变成了阳光。
作者介绍: 陶弘景,字通明,号隐居,南北朝时期的道教士人与诗人。他致力于道教的修炼与文学创作,作品多描绘自然与道教哲理,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作是在陶弘景的隐居生活中创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的山川美景是他对自然的深刻体会与心灵的寄托。
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是一首描绘自然美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山川景色的热爱与赞美。诗的开头,"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即表明自然山川之美是古往今来人们共同赞美的对象。接着,通过对高峰、清流、石壁、青林等意象的描绘,诗人展现了一个瑰丽的自然景观。尤其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不仅传达出山川的高耸与水流的清澈,更是象征着一种理想与纯净的境界。
在诗的后半部分,"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描绘了清晨的宁静与生机,赋予了自然以生命。最后,"实是欲界之仙都"的直白表达,进一步提升了山川的神圣性,强调了这里是人间仙境的观点。这种对美的热爱与对纯净生活的向往,体现了陶弘景作为道教士人的内心追求以及对理想世界的憧憬。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壮丽的山川,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体现出一种超越世俗的宁静与美好。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五色交辉"是指什么?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山川之美"体现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答案: 1.A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