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木兰花慢》

时间: 2025-05-07 08:32:07

诗句

蓦青山翠敛,搅烟雾,渐氤氲。

更一片潮声,半天风色,相与纷纭。

遥巡。

过山傍海,看模胡、身外总浮云。

几点枝头露水,趁风滴落衣巾。

销魂。

春去了无痕。

花谢革如菌。

记忠魂碑下,红裙倭女,三五成群。

殷勤。

向人笑语,又攀枝、著意共花亲。

不道而今剩有,苍茫一个黄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32:07

原文展示:

蓦青山翠敛,搅烟雾,渐氤氲。
更一片潮声,半天风色,相与纷纭。
遥巡。过山傍海,看模胡身外总浮云。
几点枝头露水,趁风滴落衣巾。
销魂。春去了无痕。花谢革如菌。
记忠魂碑下,红裙倭女,三五成群。
殷勤。向人笑语,又攀枝著意共花亲。
不道而今剩有,苍茫一个黄昏。

白话文翻译:

在青山翠色渐隐的地方,烟雾缭绕,逐渐弥漫开来。更有一片海潮声,半天的风景,交织成一幅纷繁的画面。远远地巡游,经过高山和海边,看到那浮云在身外飘动。几滴露水从枝头滴落,趁着微风,落在衣巾上。令人销魂,春天已悄然离去,花朵凋谢如同霉菌般无痕。记得在忠魂碑下,红裙的倭女们,三五成群。热情地向人们微笑,攀枝相伴,意欲与花亲密无间。没想到如今只剩下,苍茫的一个黄昏。

注释:

  • 蓦(mò):突然、猛然。
  • 氤氲(yīn yūn):形容雾气弥漫的样子。
  • 潮声:海浪拍打岸边的声音。
  • 倭女:指日本女性,这里可能指代特定的历史人物或文化背景。
  • 忠魂碑:纪念忠烈的碑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随(1899-1986),近现代著名诗人、学者,代表性作品涉及古典诗词和现代文学。其作品常表现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木兰花慢》创作于特定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下,体现了顾随对人生、时间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感慨。诗中结合了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对过往情景的回忆,折射出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现实的感慨。

诗歌鉴赏:

《木兰花慢》是一首描绘时光流逝与自然美景的词作,展现了顾随深邃的思考与细腻的情感。开头以“蓦青山翠敛”引入,给人一种突如其来的感觉,仿佛在瞬间置身于青山绿水之间,烟雾缭绕,似梦似幻。接着,诗人通过“潮声”和“风色”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动静结合的氛围,仿佛在与大自然对话。

中间部分提到“几点枝头露水”,细腻的意象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情与生命的脆弱,随即通过“春去了无痕”转入对时间流逝的感叹,表达了对青春和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提到的“红裙倭女”,不仅是对历史的追忆,也让人联想到文化的交融与碰撞。

诗的结尾以“苍茫一个黄昏”收束,给人以无尽的遐想,似乎在提醒我们珍惜当下,感悟生命的短暂与美丽。整首词在自然与人生之间游走,情感深邃而细腻,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蓦青山翠敛:突如其来,青山的翠色逐渐消散,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
  2. 搅烟雾,渐氤氲:烟雾被搅动,慢慢地弥漫开来,表现出自然的变幻。
  3. 更一片潮声:潮水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加深了对自然的细腻描绘。
  4. 半天风色,相与纷纭:半空中的风色变幻莫测,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
  5. 遥巡:远远地巡游,暗示诗人对远方的向往。
  6. 过山傍海,看模胡身外总浮云:经过山与海,看着身外的浮云,表达游历的感受。
  7. 几点枝头露水:枝头的露水点滴,富有生机与活力。
  8. 趁风滴落衣巾:露水随风落下,寓意生活中的细微之美。
  9. 销魂:表达对春天的留恋与感伤。
  10. 春去了无痕:春天悄然离去,留下无尽的惆怅。
  11. 花谢革如菌:花朵凋谢如同霉菌般无声无息,表现时间的无情。
  12. 记忠魂碑下:追忆往昔的忠魂碑,历史的痕迹令人沉思。
  13. 红裙倭女,三五成群:描绘日本女性的身影,反映历史文化的交融。
  14. 向人笑语:她们向人们微笑,生动而亲切。
  15. 又攀枝著意共花亲:她们与花亲密无间,似乎在传递一种生命的美好。
  16. 不道而今剩有:不知如今只剩下什么,感慨时间的流逝。
  17. 苍茫一个黄昏:最后以黄昏结束,意象深远,令人沉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离去比作无痕的凋谢,暗示生命的脆弱。
  • 拟人:露水的滴落赋予了生命的情感,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
  • 对仗:如“红裙倭女,三五成群”,体现了古典诗词的对仗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对历史的回忆,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青春的怀念以及对生命脆弱的思考,展现了一种深沉而细腻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山:象征自然和生命,代表着美好的回忆。
  • 露水:象征生命的脆弱与短暂,体现出春天的生机。
  • 黄昏: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终结,给人以思考的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红裙倭女”指的是? A. 中国女性
    B. 日本女性
    C. 韩国女性
    D. 越南女性

  2. “春去了无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愤怒
    C. 伤感
    D. 无所谓

  3. 诗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来描绘露水? A. 拟人
    B. 排比
    C. 对仗
    D. 夸张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枫桥夜泊》张继
  • 《静夜思》李白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 顾随的《木兰花慢》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均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顾随更侧重于自然与人事的联结,而李白则更强调个人的孤独与思乡情怀。

参考资料:

  • 《近现代诗词选》
  • 《顾随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寓兴 梦游 次韵李季章参政哭其夫人 赠道友 春晚怀山南 忆王孙 神君歌 招邻父啜菜羹 书斋壁 龟堂初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靑字旁的字 暖结尾的成语 风疾 庐山真面 入字旁的字 鸷鸟累百,不如一鹗 粟米 广字头的字 覆棋 黽字旁的字 粗中有细 砥砺名节 包含汇的词语有哪些 丨字旁的字 七慌八乱 挥抹 寒腹短识 包含麦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