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36: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36:54
木兰花慢
作者: 顾太清(清代)
天高风露冷,念仙子倚琼楼。
问云窗雾阁,朱栏翠幔,好景谁收。
玉箫歇,霓裳散,恨宝奁空掩暗增忧。
照影自临清浅,满身花影同流。
疏钟霜杵韵悠悠。
柏叶炷香篝。
记草色连天,花光似雾,历历前游。
逍遥身心物外,渺沧波流尽古今愁。
独立莲花峰顶,下看九点齐州。
在高空中,寒风与清露交织,想念那位仙子倚靠在琼楼之上。
我问那云窗与雾阁,朱红的栏杆和翠绿的帷幔,这美好的景色究竟是谁来珍藏?
玉箫已然停止,霓裳舞曲也已解散,心中对空空的宝奁感到无尽的忧愁。
我在清浅的水边照见自己的影子,身上满是花影与流水交织。
疏钟的声韵如霜杵般悠扬。
柏树叶下点燃香篝。
记得那草色连天,花光如雾,宛如历历在目,仿佛回到了从前的游乐。
我逍遥自在,身心超然于物外,渺茫的沧波中,古今的愁绪尽已流尽。
独自站在莲花峰顶,俯视那九点齐州的景象。
顾太清,清代诗人,生活在清代中期,以词风清新、意境悠远著称。他的作品中常常融入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对人事的深刻反思。
《木兰花慢》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通过对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思考。
《木兰花慢》是一首抒情词,诗人以高远的意象开篇,首先描绘了一个清冷的秋日,天高风凉,给人一种凛冽的感觉。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思绪飞扬,想起了心中那位如仙子般的理想女性,借此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问云窗雾阁,朱栏翠幔”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如梦如幻的仙境,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随之而来的“玉箫歇,霓裳散”,则表现了内心的空虚与失落,仿佛美好的时光已然逝去,内心的忧愁愈加深重。此时,诗人用“照影自临清浅,满身花影同流”展现了自我反思的过程,映照出他内心的孤独与对过往的追忆。
整首词在描绘美景的同时,逐渐转向表达对现实的思考,最后以“独立莲花峰顶,下看九点齐州”结束,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心无挂碍的境界。这种从现实到理想的转变,使得整首词充满了哲理的深度与情感的真挚,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围绕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内心的孤独展开,表现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间流逝带来的愁绪的感慨。
诗中提到的“琼楼”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表现在以下哪一句中?
诗中提到的“九点齐州”是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