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南楼令 兰州过明肃王府旧址》

时间: 2025-04-26 17:05:04

诗句

古木舞春风。

晚霞烟水中。

楼台犹剩帝王踪。

粉黛歌残明末恨,寻烈迹,血碑红。

史事已尘封。

繁华今古同。

对山河、泪洒英雄。

数尽兴亡谁省识,惟片月,照长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05:04

原文展示:

古木舞春风。晚霞烟水中。楼台犹剩帝王踪。粉黛歌残明末恨,寻烈迹,血碑红。史事已尘封。繁华今古同。对山河泪洒英雄。数尽兴亡谁省识,惟片月,照长空。

白话文翻译:

古老的树木在春风中摇曳,晚霞映照着水面,楼台仍然留有昔日帝王的踪迹。粉妆的歌声已然消逝,留有明末的遗恨,追寻着烈士的足迹,鲜血染红了碑石。历史的事情已被尘封,繁华的景象在古今之间交融。面对这山河,我泪洒在英勇之地。经历了多少兴亡,谁能记得这些?只有那一轮明月,照耀着空旷的天空。

注释:

  • 古木:指古老的树木,象征历史的悠久。
  • 晚霞:指黄昏时分的霞光,营造出一种美丽而又略显悲凉的氛围。
  • 帝王踪:指古代帝王所留下的痕迹,象征历史的辉煌与衰落。
  • 粉黛:形容女子的妆容,暗示美好事物的逝去。
  • 明末恨:指明朝末年的悲剧,象征着历史的沉痛与无奈。
  • 烈迹:指烈士的足迹,表现对英雄的追忆。
  • 血碑红:指烈士的纪念碑,象征着鲜血与牺牲的历史。
  • 兴亡:指国家的兴盛与衰亡。
  • 片月:暗指孤独的明月,象征着孤独与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逸云,近代诗人,曾在多地游历,作品多表现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故土的眷恋。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对兰州明肃王府旧址的游览时,诗人沉浸在历史的回忆中,感叹往事与现实的对比,表达对英雄人物的怀念与对历史的思索。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古木、晚霞等自然意象开篇,营造出一种悠远而又沉重的历史氛围。诗人通过对兰州明肃王府旧址的描写,回顾历史的辉煌与沧桑,传达了对往昔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慨。诗中提到的“粉黛歌残”不仅反映了美好事物的逝去,也暗示了历史的悲剧,尤其是明末的动荡与哀痛。诗人在追寻“烈迹”的同时,展现了对英雄的崇敬与对历史的深思。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历史的缅怀,也包含对现状的思考。最后一句“惟片月,照长空”,以孤月引发的思考,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现出一种孤独的哲思与对历史的敬畏,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古木舞春风:描绘古老的树木在春风中摇曳,象征着历史的存在。
  2. 晚霞烟水中:晚霞映照在水面上,形成美丽的画面,增加了诗的意境。
  3. 楼台犹剩帝王踪:楼台仍然留有帝王的痕迹,反映历史的辉煌。
  4. 粉黛歌残明末恨:美好的歌声已然消逝,暗示历史的悲痛与遗憾。
  5. 寻烈迹,血碑红:追寻烈士的足迹,鲜血染红的碑石象征着牺牲与追忆。
  6. 史事已尘封:历史的事情已被尘封,表达对历史的思考与无奈。
  7. 繁华今古同:繁华的景象在古今之间交融,反映历史的循环。
  8. 对山河泪洒英雄:面对山河,诗人感动得泪洒英雄之地。
  9. 数尽兴亡谁省识:经历了多少兴亡,谁能真正了解这些历史?
  10. 惟片月,照长空:只有那孤独的明月,照耀着空旷的天空,引发深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历史比作尘封的事物,增加诗的深度。
  • 拟人:古木、晚霞等自然景物似乎在诉说历史的故事。
  • 对仗:如“兴亡”和“省识”,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兰州明肃王府旧址,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对英雄的怀念,揭示了历史的循环与人们对往昔的追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木:历史的象征,代表着岁月的流逝与沧桑。
  • 晚霞:美好与悲哀并存的象征,反映历史的辉煌与凋零。
  • 楼台:古代帝王的象征,代表着权力与荣耀。
  • 烈迹:英雄的象征,体现对牺牲者的追念。
  • 明月:孤独与思考的象征,暗示对历史的沉思与哲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古木舞春风”意指什么?

    • A. 古老的树木在春风中摇曳
    • B. 春风中的舞蹈
    • C. 古代的风俗
  2. “粉黛歌残明末恨”中的“粉黛”指的是?

    • A. 古代的歌曲
    • B. 美好的妆容
    • C. 粉色的山水
  3. 诗中最后一句“惟片月,照长空”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绝望
    • B. 孤独与思考
    • C. 喜悦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比较陈逸云的《南楼令》与李白的《庐山谣》,两者均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对历史与英雄的感慨,但风格与情感基调有所不同,前者更显沉重,后者则多了一份豪放与洒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近代诗人陈逸云研究》

以上内容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与背景,提升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

相关查询

桂之树行 当来日大难 平陵东行 妾薄命行 鼙舞歌五首 其三 大魏篇 鼙舞歌五首 其二 灵芝篇 寡妇诗 七哀诗 其二 七哀诗 其一 离友诗三首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劝从 省念 扭亏增盈 车字旁的字 声价倍增 老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音字旁的字 包含痈的成语 心字底的字 要须 问诊 一坐之间 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玉字旁的字 乃心王室 高山景行 至字旁的字 熛起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