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18: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18:46
眼儿媚·我来*古过悲秋
作者: 王恽 〔元代〕
我来古过悲秋。
徒倚夕阳楼。
画堂歌舞,都能几日,何限幽愁。
合欢闲冷孤眠苦,争向死前休。
凭阑闲看,一双,对起中流。
我来到这里,已经感到秋天的悲凉。
无奈地依靠在夕阳下的楼台。
画堂中的歌舞,能持续多久呢?何止于此的幽怨。
合欢花下,我无所事事,孤独而难眠,怎能在临死前安息?
我倚栏杆闲看,恰好一双情侣,正对着我在水中嬉戏。
“合欢”在古代诗歌中常用来象征团聚与爱情,具有美好的寓意。而“凭阑闲看”则是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王恽,元代诗人,字元白,号松隐,生于元朝中期。他的诗歌多以抒情见长,善于刻画细腻的情感,常常融入个人的生活体验与对社会的观察。
本诗作于王恽对社会变迁和个人生活反思的时期,表达了他对秋天的感伤与人生的无奈,反映了元代社会动荡的环境下人们的情感困境。
《眼儿媚·我来*古过悲秋》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透过诗人的眼睛,我们能够感受到那种深深的秋日悲凉。诗的开头用“古过悲秋”直指主题,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对过往的怀念。诗人通过“徒倚夕阳楼”来表现自己无所依附的孤独感,夕阳不仅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也代表着生命的无常。
接下来,诗人提到“画堂歌舞”,这里的歌舞之美与“何限幽愁”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出内心的复杂情感,尽管表面繁华,但内心却充满了忧愁与不安。特别是“合欢闲冷孤眠苦”,诗人对合欢花的提及,既是对团圆的渴望,也是对孤独的无奈,表达了对人际关系的渴望与对孤独的反思。
最后一句“凭阑闲看,一双,对起中流”则引人深思,诗人透过栏杆看见一对情侣,象征着生活中的美好与温馨,然而这种美好与自己的孤独形成强烈的对比,令人心酸。
整首词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层次感,秋天的萧瑟、夕阳的余晖、歌舞的喧嚣与孤独的沉默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情感丰富的画卷,展示了诗人对生活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的感伤、孤独的描绘以及对美好爱情的渴望,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内心的孤独。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反思,也是对社会环境的一种敏感回应。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合欢”象征什么?
A. 孤独
B. 团圆
C. 悲伤
D. 繁华
填空题:诗人“无奈地依靠在__下的楼台”。
判断题:诗中的“画堂歌舞”代表了诗人内心的快乐。(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