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43:16
收心长江浪险,平地风恬。
恨世态柳颦频眉,顺人情花笑靥。
乌兔东西急,白发重添;寒暑往来侵,朱颜退染。
穿花蝶愁扃绿锁,营巢燕恨籁朱帘。
蝶入梦魂潜,燕经秋社闪。
【摧柏子】拜辞了桃腮杏脸,追逐回雪鬓霜髯,死灰绝焰。
腹难容曩日杯盘,身怎跳而今坑堑?
去奢从俭。
六桥云锦,十里风花,庆赏无厌。
四时独占,花溪信马,莲浦乘舟,菊绽霜严,雪残梅堑。
鸟呼人至,鹤送猿迎。
酒肴随分,费用从廉,就清流洗痕濯玷。
【幺】烟花簿敛,风尘户掩,再谁曾制关抽店?
尽亚仙嫁了元和,由苏氏放番双渐。
罢思绝念,忘却旧游。
魔女魂香,野狐涎甜,觉来有验。
抽箱罗帕,倒袋香囊,将俺拘钳,做科撒阽,浮花浪蕊。
胜馥残豪,你能搽抹,谁敢粘沾,倒榻鬼赖人支拈瓦!
【归塞北】呆娇艳,自要苦厌厌。
觅见银山无采取,寻着钱树不揪撏,典卖尽妆奁。
【尾】零替了家私怕搜检,缺少了些人情我应点。
情瞒儿出尖,谁负债拿着我还欠?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3:16
《大石调》六国朝
作者: 睢景臣 〔元代〕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事的交融,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长江的浪涛汹涌,平地却风平浪静;人情世态如同柳树的眉头频频皱起,顺应人情的花儿却笑靥如花。乌兔在东西奔跑,岁月无情,白发在不断增加,朱颜逐渐消退。蝴蝶穿过花丛,愁苦如锁;燕子在朱色帘子下筑巢,满怀怨恨。梦中蝴蝶轻盈,燕子在秋社中闪烁。摧残的松柏仿佛告别了桃腮杏脸,追逐的雪白鬓发已染霜,昔日的辉煌已然消逝。心中难以容纳过去的杯盘,身体如何跳跃如今的坎坷?去奢从俭,六桥如云锦,十里风花,庆祝的心无厌倦。四季独占,花溪漫游,莲花湖上乘舟,菊花在严霜中绽放,雪残梅堑。鸟鸣唤人至,仙鹤送来迎接。酒肴随缘而定,费用从简,唯愿清流洗去污迹。烟花已散,风尘闭户,谁曾在此设店?尽管仙人已嫁,苏氏的双渐依旧放纵。放下旧事,忘却过去的游玩。魔女的香气,野狐的甜腻,醒来时心中有感。抽出罗帕,倒出香囊,想将我拘禁,做成科举之事,浮花浪蕊。胜馥已残,谁敢再抹,鬼神也不敢让我随意涂抹!归去塞北的娇艳,我必然感到厌倦。寻觅银山无所获,寻找金树也无望,典卖尽妆奁。尾声替代了家私,难免被搜检,缺少些人情我应当补偿。情感隐藏的尖锐,谁欠债还需我偿还?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睢景臣,元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作品多体现对人生的感悟及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事变化,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寻。
《大石调·六国朝》是一首情感细腻而意象丰富的诗作。诗中包含了对世态变化的深刻感悟,表现出一种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眷恋与对现实的无奈。开篇以“收心长江浪险,平地风恬”的对比,展示了内心的波动与外在的宁静,恰如生活中的复杂与简单。诗中反复提到的“蝶”、“燕”这些意象,既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是对失去的惋惜。通过这些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深刻表达了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尤其在对“白发重添寒暑”的描写中,体现了岁月无情的主题。
诗中的“酒肴随分,费用从廉”折射出一种洒脱的人生态度,虽然世事繁杂,但仍然希望能在生活中找到简单的快乐。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哲思,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呼唤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长江浪险”指的是:
“白发重添寒暑”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