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06: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06:16
作者: 顾随〔近代〕
类型: 古诗词
收寒放暖,约雨回晴,夭桃解笑东风。岁岁年年,春光总是雷同。堪叹病来不饮。漫衰颜。得酒能红。寻芳事,剩一帘芳草,几树青松。今夕不知何夕。似青春羁旅,归去衰翁。夜幕张开,窗影逐渐朦胧。年时有谁见我,燕沈檀,独坐虚空。灯未上,话黄昏如在梦中。
寒冷过去,温暖来临,约定的雨过后又晴朗,夭桃在东风中绽放笑颜。年复一年,春光总是如此雷同。叹息病来时不能饮酒,面容憔悴,唯有借酒消愁。寻芳的事,剩下一帘芳草,几株青松。今夜不知是什么夜,像是青春的旅途,归去的却是衰老的翁。夜幕徐徐降下,窗外的影子逐渐模糊。多少年里有谁见过我,燕子飞沈,独自坐在虚空中。灯光未点,谈论黄昏如同在梦中。
作者介绍: 顾随(1896年-1989年),字海澄,号惟白,近现代诗人、散文家。其诗风受到古典诗词的影响,善于抒发个人情感,作品多关注生命、自然与人生的哲思。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顾随晚年,正值个人生活的反思期,诗中表现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与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声声慢 与荫》是一首蕴含深厚情感的词作,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奈与孤独。开篇以“收寒放暖,约雨回晴”勾勒出春天的气象,紧接着“岁岁年年,春光总是雷同”则表现出对时光的感叹。诗人将个人的衰老与春天的重现进行对比,形成鲜明的对照,增强了作品的情感深度。
“堪叹病来不饮,漫衰颜”,这两句倾诉了诗人因病而感到的无奈与衰老的苦楚。诗人通过“寻芳事,剩一帘芳草,几树青松”描绘出一幅春日景象,但与“今夕不知何夕”结合,突显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孤独。最后的“灯未上,话黄昏如在梦中”则勾勒出一种恍惚的状态,仿佛在追忆过往的青春岁月。
整首词在音韵上也和谐流畅,情感的流露自然真挚,使得读者不仅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更能体会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现了对时光流逝、衰老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寻与无奈,情感深刻而细腻。
诗词测试:
诗中“堪叹病来不饮”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健康的渴望
B. 对饮酒的热爱
C. 对春天的怀念
诗中“岁岁年年,春光总是雷同”的意思是?
A. 每年的春天都不一样
B. 春天总是如同往年一样
C. 春天的美好不再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