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声声慢》

时间: 2025-05-04 10:54:34

诗句

桥霜断白,沟水馀红,分明影到秋边。

脉脉阑干,碧城十二遥连。

湘蛾倚残清晓,问人间、昨梦何年。

从头认,说黄絁,人道翠帔游仙。

记得宫莺啼处,尽垂杨、世界抱月飘烟。

山绿如眉,等闲吹堕楼前。

三生纵寻箫谱,怕东风、不暖瑶天。

重唤起,白门乌、飞上四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54:34

原文展示:

声声慢
作者: 刘嗣绾 〔清代〕

桥霜断白,沟水馀红,分明影到秋边。
脉脉阑干,碧城十二遥连。
湘蛾倚残清晓,问人间昨梦何年。
从头认,说黄絁,人道翠帔游仙。
记得宫莺啼处,尽垂杨世界抱月飘烟。
山绿如眉,等闲吹堕楼前。
三生纵寻箫谱,怕东风不暖瑶天。
重唤起,白门乌飞上四弦。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词描写了秋日的景色,桥上霜白,水沟中残留着红色的秋色,映照出清晰的影子。远望碧城,十二个遥远的城楼相连。湘江的蛾子倚靠在清晨的余晖中,询问人间昨夜的梦境是什么年头。从头再来分辨,提到那黄色的绸子,人们说翠色的披风像游仙一样轻盈。记得宫中的黄莺啼叫的地方,垂杨柳枝下的世界就像是怀抱着月亮的轻烟。远山如眉,轻风拂过,轻易地将楼前的花瓣吹落。即使三生三世寻找箫谱,也怕东风无法温暖瑶台。再一次唤起,白色的门口乌鸦飞上了四根弦。

注释:

字词注释:

  • 霜断白: 桥上的霜白色已经消融。
  • 沟水馀红: 小沟里的水还映着秋天的红色。
  • 碧城十二遥连: 远望碧色的城楼,十二座遥远相连。
  • 湘蛾: 指湘江边的蛾子,形容美丽。
  • 黄絁: 一种轻薄的黄绸子。
  • 翠帔: 翠绿色的披风。
  • 宫莺: 指宫中的黄莺。
  • 重唤起: 再次呼唤记忆。

典故解析:

  • “三生三世”出自古代神话故事,常用来形容对爱恋的长久追寻。
  • “瑶天”指的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象征着理想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嗣绾,清代著名词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词风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善于运用典故和意象。

创作背景:
创作于清代,时代背景较为动荡,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声声慢》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日的静谧与柔美,流露出诗人对往昔的追忆和对理想境界的渴望。开头部分以“桥霜断白,沟水馀红”描绘出秋天的景色,霜白的桥面与残红的水面形成鲜明对比,流露出一丝清凉的秋意。接下来,诗人通过“脉脉阑干,碧城十二遥连”表达了对远方的向往,远处的碧城仿佛连接着诗人的思绪,带着他去往那遥远的理想世界。

“湘蛾倚残清晓,问人间昨梦何年”一句中,湘蛾借清晨的微光,向人间诉说着对过往梦境的追问,增添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中多次提到“认”、“说”、“记得”等词,显示出诗人对美好回忆的执着与不舍。

整首词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秋日景色的描绘,也有对往昔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期盼。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意象,如“山绿如眉”,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柔而又略带忧伤的情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桥霜断白: 描绘秋天早晨的桥面上霜白的景象,象征着寒意的来临。
  • 沟水馀红: 小沟水中残留的红色,反映出秋天的绚烂。
  • 脉脉阑干,碧城十二遥连: 通过远望阑干与碧城,表现出一种遥远的思念。
  • 湘蛾倚残清晓: 湘江边的蛾子在清晨的微光中依偎,增添了诗的柔美。
  • 问人间昨梦何年: 通过提问的方式,表现出对往昔梦境的追忆。
  • 从头认,说黄絁: 重拾过去的记忆,提到让人熟悉的物件。
  • 记得宫莺啼处: 回忆起黄莺啼叫的地方,带出浓厚的情感。
  • 山绿如眉: 远山如眉,带出一种柔美的意象。
  • 三生纵寻箫谱: 表达对理想的追寻,哪怕难以实现。
  • 重唤起,白门乌飞上四弦: 结尾处再一次唤起记忆,暗示着对往事的留恋。

修辞手法:

  • 比喻: “山绿如眉”形象地比喻山色与眉毛的柔和。
  • 拟人: “湘蛾倚残清晓”赋予蛾子以人的情感。
  • 对仗: 词中多次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秋日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对往昔的追忆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情感细腻而深刻,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 寒冷,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 秋天的绚丽,象征着美好与温暖的记忆。
  • 碧城: 远方的理想,代表着美好的向往。
  • 黄莺: 代表美好声音与幸福的时光。
  • 东风: 象征着温暖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桥霜断白”中的“霜”指的是什么季节的特征?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2. “湘蛾倚残清晓”中的“湘蛾”指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昆虫
    C. 一种鸟
    D. 一种鱼

  3. 诗中提到的“黄絁”是什么颜色的织物?
    A. 红色
    B. 绿色
    C. 黄色
    D. 白色

答案:

  1. C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声声慢》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声声慢》同样描绘了对往昔的追忆,二者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但李清照的词更多融入了女性的细腻情感与对爱情的执着,而刘嗣绾的词则着重于自然与理想的结合,展现出一种孤独与怀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词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迂叟原韵 北平感旧 游龙泉寺 游故宫博物院 西山晴雪 和郭麾霆津河道中 小圃二首 其二 小圃二首 其一 幽居杂咏 和祖无择九日登袁州宜春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溺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诇知 母字旁的字 斗字旁的字 名符其实 污垢 四点底的字 誉称 惊心褫魄 力争上游 身字旁的字 柴筚 包含虹的词语有哪些 鸾姿凤态 积习难除 披露肝胆 爿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