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05: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05:32
锁窗寒 题玉山草堂
作者: 钱霖 〔元代〕
书带生香,忘忧弄色,四窗虚悄。
茅茨净覆,栋宇洗空文藻。
卷珠帘,雨痕暮收,绮罗静隔红尘岛。
对纸屏素榻,拂潭烟树,扫檐风条。
深窈。西园晓。似日照炉峰,数声啼鸟。
琼莲倚盖,晓水靓妆孤袅。
浣花溪,尚余旧春,芳剩馥吟未了。
望东林,小径斜通,梦约香山老。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寂静而清新的草堂环境,窗户四周虚静,书香气息弥漫,令人忘却烦忧。茅草屋顶干净整洁,屋内的文饰也被洗净了。卷起珠帘,雨后的痕迹渐渐消失,让人感觉到绮丽的帷幕将尘世隔绝。坐在纸屏风前的素榻上,轻拂着潭边的烟树,扫去屋檐的风条,空间深邃而宁静。晨曦中,西园的景象如同阳光照耀下的炉峰,伴随着几声鸟鸣。琼莲倚靠着盖子,清晨的水面映衬出孤独的倩影。浣花溪流淌着,春天的余韵仍在,花香的吟唱尚未结束。向东望去,小径向斜处延伸,与梦中约定的香山相连。
作者介绍:钱霖是元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常常以自然景色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与理想。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借草堂之静谧,寄托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锁窗寒 题玉山草堂》是一首描写自然与人居环境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清幽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纷扰的逃避。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美感。开头几句“书带生香,忘忧弄色,四窗虚悄”,便建立了一个书香气息环绕的书房景象,给人以心灵的慰藉。接着,诗人描绘了屋外的自然环境,雨后清新的氛围,与温暖的阳光交织在一起,生动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深窈”“西园晓”等意象,描绘了清晨的幽静,似乎在描绘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情境。诗中对琼莲的描写,更是将自然美与人文气息结合,表现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情感。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传递出一种脱离尘世喧嚣、回归自然的理想生活,体现出元代诗人追求清净、优雅生活的精神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追求一种宁静、清新的理想生活,诗人借助草堂的自然环境,表达了对世俗烦扰的逃避和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诗词测试:
诗中“书带生香”指的是什么?
A. 书籍的气味
B. 书的颜色
C. 书的形状
诗人通过哪个意象表达了对清晨宁静的感受?
A. 琼莲
B. 西园
C. 小径
诗中提到的“浣花溪”象征着什么?
A. 繁忙的城市
B. 宁静的自然生活
C. 书籍的香气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