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04: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04:38
流光易杳。一十二回圆更皎。翠竹清翛。独步江村过板桥。春晖分照。只恐棠花春睡透。挽住梅梢。泪滴清寒奈此宵。
光阴易逝,月亮在腊月的十五夜依然圆亮。翠绿的竹子在微风中摇曳,我独自走在江边的小村庄,经过那座木桥。春天的阳光洒落下来,但我只怕棠花在春日的梦中沉睡太久。轻轻拉住梅花的枝头,泪水滴落在这清冷的夜晚,令人感慨。
作者介绍:邵祖平,生于当代,擅长古典诗词创作,风格多样,常融入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腊月十五,正值冬末春初,诗人借助明亮的月光和清冷的冬夜,表达对春天的思念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这首《减字木兰花 腊月十五夜月》通过描绘腊月十五的夜景,展现了一种温柔而又略带忧伤的情绪。诗人在明亮的月光下,独自漫步于江边的村庄,感受着冬夜的静谧与寒冷。诗中“流光易杳”一句,深刻地揭示了时间的无情与流逝,这种感慨贯穿全诗。接着,翠竹的清风与独步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又淡然的氛围。
在春晖分照的意象中,诗人对春天的渴望显而易见,而“只恐棠花春睡透”则表现了对生命美好的期待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最后“泪滴清寒奈此宵”一句,表达了在这清冷夜晚的情感碰撞,既有对失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盼,形成一种深刻的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这首诗通过描绘腊月十五的月夜,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春天的渴望,以及对生命美好的思索。诗人以清冷的夜景为背景,借助自然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孤独而又温暖的情感,展现了人对生活的敏感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月份是哪个?
诗人在诗中表现了对什么的渴望?
“流光易杳”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