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9:11: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9:11:59
灯红酒碧。帘外玉花深一尺。
啅雀寒枝。想像瞻园密宴时。
不如归去。悔不春头听杜宇。
雪老鸿残。恰对他山话故山。
灯光映红,酒色碧绿。窗帘外的雪花深厚如一尺。
寒枝上的啅雀在鸣叫,想象着瞻园中的宴会盛况。
不如回家去,悔恨春天时没能听到杜鹃的啼鸣。
雪已经老去,鸿雁已经残缺,正好与他乡的山水谈论故乡的情景。
作者介绍:龚翔麟,清代诗人,擅长写词,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社会背景,风格清新典雅。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一个雪夜,诗人独自在古藤书屋中饮酒,感慨时光流逝与人生的无常,表达了对故乡和春天的思念。
这首《减字木兰花》在意境上营造了一种冬夜的孤寂与内心的惆怅。诗的开头以“灯红酒碧”开始,描绘了酒宴的热闹,但随即转入雪夜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窗外的“玉花”既表现了冬雪的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寂寥。
“啅雀寒枝”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孤独感,鸟儿在寒冷的枝头啼鸣,似乎在感怀时光的流逝。接着,诗人回忆起往昔的快乐宴会,心中愈加思念故乡与春天。尤其是“悔不春头听杜宇”,更是直接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与惋惜。
后两句“雪老鸿残”,则用自然景象来映射人生的无奈,雪已老去,鸿雁不再,正如人生的无常与失落。诗人在此处与他乡的山水对话,更是对故土情怀的追忆。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细腻的情感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具有很强的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追忆,折射出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灯红酒碧”描绘的是怎样的场景?
A. 安静的书房
B. 热闹的宴会
C. 寒冷的冬天
D. 美丽的春天
诗中提到“悔不春头听杜宇”是对什么的遗憾?
A. 对冬天的厌倦
B. 对春天的美好回忆
C. 对宴会的怀念
D. 对故乡的思念
“雪老鸿残”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生命的无奈
D.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龚翔麟的《减字木兰花》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均表现了在特定环境下的孤独与思念。前者在寒冬的背景下,抒发对故乡的思念;而后者则在明月之下,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孤独。两者都呈现出深邃的情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但风格与意象有所不同,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