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37: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37:45
百字令 蒙特尔山中作
作者: 汪精卫 〔近代〕
苍崖四合,悄无人,惟见玉龙飞舞。
万仞盘纡行渐上,却似凌虚微步。
众壑森森,连山簇簇,捲入云涛去。
一峰未没,傫然如作孤注。
堪叹玉宇琼楼,清寒如此,留得何人住!
纵使素娥能耐冷,脉脉此情谁诉?
小梦醒来,残辉犹在,滴滴沾衣露。
曙霞红映,霓裳应为君赋。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幽静的山中景象,四周都是高耸的山崖,静谧得没有人影,只能看到玉龙般的云彩在空中飞舞。高耸的山峰蜿蜒而上,仿佛在轻盈地步行于虚空中。众多沟壑和山峦相连,似乎都被云雾吞没。一座山峰尚未消失,孤独地矗立在那里。令人感叹的是,天上的美丽宫殿如此清冷,究竟有谁能够驻足于此?即使那皓月也能忍受严寒,但如此深情的思念又该向谁倾诉呢?小梦刚刚醒来,余辉仍在,露珠滴落在衣襟上。晨曦中的霞光映红了天空,像是为你谱写的华丽歌曲。
作者介绍:汪精卫(1883年-1944年),字仲明,号逸涛,近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及诗人。他曾参与辛亥革命,并在后来的政治生涯中多次担任重要职务。其诗风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汪精卫流亡期间,身处异乡的他常常借景抒怀,表达对故土和亲人的思念。蒙特尔山的幽美景色激发了他的灵感,使他在寂静中感受到孤独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汪精卫的《百字令 蒙特尔山中作》以其优美的意境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的哲思。全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又清冷的氛围。开头几句描绘了苍翠的山崖和轻盈的云彩,展现出自然的壮丽与诗人的孤独心情。接着,通过“众壑森森,连山簇簇”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景物的层次感,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在情感的表达上,诗人通过“堪叹玉宇琼楼,清寒如此,留得何人住!”表达了对孤独与冷清的深切感慨,似乎在询问,这样的美丽场所,究竟能有谁来欣赏和居住呢?而接下来的“纵使素娥能耐冷,脉脉此情谁诉?”则体现了诗人对情感的深刻思考,虽有明月相伴,却无法倾诉内心的情感,反映出一种无奈与孤独。
整首词在意象的运用上也非常讲究,诗人通过“残辉犹在,滴滴沾衣露”的细腻描写,渲染了清晨的宁静与美好,使得全诗不仅有视觉的美感,还有情感的共鸣。最后一句“曙霞红映,霓裳应为君赋”则将整首诗推向高潮,以希望和美好的憧憬结束,给人以温暖与向上的力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结合,探讨孤独、思念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传达出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层次,也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
诗词测试:
诗中“苍崖四合”意指什么?
“脉脉此情谁诉”中的“脉脉”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素娥”是指?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些书籍和资料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该诗及相关诗词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