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2:12: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2:12:23
无端世事,把两眉愁锁,寸肠悲裂。焚砚烧书原不错,省却三生慧业。彩笔空挥,瑶琴漫抚,都是鹃啼血。加餐高卧,随缘便抵佳节。任他呆女痴儿,欢场惯占,天不加磨折。试问繁华春梦里,几个风流人物。花月凄凉,文章歌哭,今古无分别。英雄眼冷,等闲白了华发。
无缘无故的世事,让我愁眉紧锁,心如刀割。焚毁文房四宝也未必坏,反而可免去三生三世的求索。挥洒彩笔毫无意义,瑶琴随意弹奏,都是对鹃鸟悲鸣的感叹。高卧而食,随缘也能抵过佳节。任凭那些呆傻的女子和痴情的男子,欢场中习以为常,天理并不加以磨折。试问在这繁华的春梦中,有多少风流人物?花月的凄凉,文章的悲歌,古今已无分别。英雄的眼神冷漠,轻易便让鬓发斑白。
熊琏,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歌作品风格独特,常反映个人情感与对社会的思考,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百字令 有感》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交织的时代,诗人通过个人感受反映对世事的无奈与思考,表达对人生和命运的感慨。
《百字令 有感》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的内心挣扎与对生活的反思。诗的开头以“无端世事”引入,表现出对生活琐事的忧虑与无奈,紧接着用“寸肠悲裂”形象地传达出内心的痛苦。这种愁苦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叹,更是对整个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
接下来的“焚砚烧书”则是对传统文化和学问的放弃,表现出对人生意义的迷茫。虽然诗人试图用“彩笔空挥”、“瑶琴漫抚”来寻找慰藉,但最终都转化为对悲哀的感叹——“都是鹃啼血”,暗示着一种无奈的哀伤。
在“试问繁华春梦里,几个风流人物”中,诗人对繁华背后的孤独和冷漠进行了质疑,强调了在物质繁荣的表象下,真正的风流人物却寥寥无几。这种对比使得全诗充满了对人情冷暖的思考。
整首诗用词精炼,情感深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命运的无奈,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传达了一种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对现实的无奈,表现出一种孤独而又沉重的情感。
“无端世事”表达的情感是?
A. 愤怒
B. 无奈
C. 快乐
D. 兴奋
“焚砚烧书”的意思是?
A. 继续追求学问
B. 放弃学问
C. 创造作品
D. 学习新知识
诗中提到的“几个风流人物”指的是?
A. 风流的诗人
B. 真实的社会精英
C. 现代艺术家
D. 仅仅是传说中的人物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