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39: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39:27
黄冠无分,叹仓皇兵解,空留残蜕。剩此裹头遗制在,想象狂歌椎结。绿绮声沈,兵符篆烬,柱后偏无缺。辽东皂帽,算来还逊芳烈。因念再易沧桑,曼殊运去,往恨应消歇。却痛南交天柱折,珠海翻成鲸窟。掷帻伤心,请缨虚愿,日夕循余发。畸人往矣,萧条异代谁说。
这首诗表达了对过去辉煌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感慨。诗人感叹当年身为黄冠的荣耀已不复存在,战乱带来的苦痛让他空留余恨。只剩下那曾经的头冠,回忆起当时的狂欢与豪情。如今的音乐声沉重,昔日的战符已化为灰烬,曾经的辉煌也难以追忆。辽东的黑帽子如今看来反而逊色于芳烈的光辉。感怀岁月的变迁,曼殊运走了,往日的怨恨也该消失。可惜南方的天柱已折,珠海也化作了鲸的深渊。心中的伤痛无法抑制,期盼的愿望却是虚幻,日日夜夜只能追寻那已逝的发丝。那些异代的人已去,空余的萧条无人倾诉。
叶恭绰(1845年-1921年),字仲华,号白云,晚号山樵。清代诗人,著名书法家,曾任职于多地,长于诗词与书法,其风格兼具豪放与细腻,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慨。
此诗创作于清末民初之际,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通过对个人经历及社会变迁的感慨,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诗中所提到的“黄冠”与“兵解”暗示了时代的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无常。
这首《百字令》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过去辉煌岁月的怀念和对现实时局的无奈。开篇的“黄冠无分,叹仓皇兵解”便把读者带入一种时代的悲凉之中,诗人用“兵解”来形容历史的变迁,暗示着社会动荡给人带来的痛苦和失落。接着,诗中提到的“残蜕”和“裹头遗制”,则象征着过去的辉煌已不复存在,只留下空虚的回忆。
在情感的抒发上,诗人通过对音乐的描绘(如“绿绮声沈”),表达了对过往欢乐的渴望与追忆,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兵符篆烬”的沉重感,仿佛在提醒人们,欢乐与悲伤总是相伴而生。接下来的“辽东皂帽”与“曼殊运去”则反映了时间的无情与命运的转折,过去的辉煌与理想在现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整首诗在情感的起伏中,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迷茫,最后以“畸人往矣,萧条异代谁说”结束,传达出一种孤独与无奈的情绪,令人深思。
全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反思,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与对命运无常的感悟,揭示了人们在动荡时代中的孤独与失落。
《百字令·为冼玉清题所藏邝湛若玛瑙小冠》是谁的作品?
A. 李白
B. 叶恭绰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黄冠”象征什么?
A. 财富
B. 身份与地位
C. 战争
D. 自由
“曼殊运去,往恨应消歇”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与无奈
B. 欢乐与希望
C. 愤怒与不满
D. 孤独与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