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7:26: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7:26:23
战鼓频惊飞雁,乡音难寄征鸿。
年来飘泊大江东。回首苍茫烟重。
投笔班超壮志,着辫祖逖英雄。
男儿慷慨赴军戎。大好神州驰鞚。
战鼓频繁地惊动了飞雁,乡音难以寄托给征途上的鸿雁。
这些年来我飘泊在大江之东,回首往昔,苍茫的烟雾重重叠叠。
我投笔的心志如同班超那样壮烈,扎着辫子的志向如同祖逖那样英雄。
男儿应当慷慨地奔赴军营,伟大的祖国正在召唤我们驰骋。
作者介绍:吴绍烈,近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作品多反映家国情怀与个人理想。他的诗风清新,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动荡的历史背景中,诗人心系国家,表达了对战争的思考与对家乡的眷恋。
《西江月 客中抒感》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诗作。诗人在诗中通过战争的鼓声和鸿雁的飞翔,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国家的责任感。开篇的“战鼓频惊飞雁”,以战鼓作为引子,迅速将读者带入了紧张的战争氛围中,展现了外界的喧嚣与动荡。接下来的“乡音难寄征鸿”,则显示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尽管身处异乡,但故乡的音韵始终萦绕在心头。
而“年来飘泊大江东”更是体现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苦楚,回首往昔,眼前的“苍茫烟重”则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与个人的渺小。在这种情感的积累中,诗人以“投笔班超壮志”来激励自己,表达了不屈的志向和报国的决心。最后以“男儿慷慨赴军戎”结束,激励青年勇敢追随国家的召唤,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整首诗词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动荡时代对国家的热爱与对理想的追求,表达了男性的豪情与责任感,令人感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历史的反思以及对国家的责任感,展现了诗人渴望报国、热爱家国的豪情。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飞雁”象征什么?
诗人用“投笔班超壮志”来表达什么情感?
“大好神州驰鞚”中“驰鞚”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