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20:13: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0:13:24
作者: 刘敏中 〔元代〕
类型: 古诗词
物齐各自逍遥,何知鴳小鲲鹏大。
乾坤太华,神麇相望,两眉争黛。
元气遗形,幽人良友,朝看夕对。
尽共工怒触,巨灵善擘,众山碎未吾害。
借问此峰谁得。羡白眉故家文会。
萧然文室眼明,更比寻常宽快。
长与安排,名香细茗,芳醪鲜脍。
恐不时便有打门狂客,设元章拜。
万物各自享受逍遥自在,谁能知道小鸭和巨大的鲲鹏之间的差异。
天地间的美景,神仙们相互观望,两道眉毛争相描绘。
遗留的元气与身形,幽居的人是良友,早晨相看,傍晚相对。
即使共工发怒,巨灵能够劈开,众山崩碎也不会对我造成伤害。
请问这座山峰是谁的?羡慕白眉那故乡的文人聚会。
在清幽的文室中,眼界开阔,比寻常人要宽广舒畅。
长久以来安逸的生活,名贵的香料、细腻的茶、鲜美的鱼肉。
恐怕不时会有打门的狂客,设下元章来拜访。
作者介绍: 刘敏中,元代诗人,擅长词曲,代表作有《水龙吟》等。他的作品常富有哲理,融汇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元代,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寄情于自然,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水龙吟》是一首描绘自然与人际关系的诗,开篇便引入了“物齐各自逍遥”的意象,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诗中通过对比小鸭与鲲鹏,暗示个体与群体、平凡与伟大的分野,引发对自身位置的思考。
诗的中段提到“元气遗形,幽人良友”,不仅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也突显出人际间的淡然与亲密。通过“朝看夕对”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后半部分的描写则显得更为豪放,“尽共工怒触,巨灵善擘,众山碎未吾害”,传达出对外界挑战的无畏态度,表现出自信与坚定的生活态度。最后,诗人提到“打门狂客”,既是对未来可能打扰的感慨,也是对生活丰富性的期待。
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背景下,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际关系的珍视,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以自然为背景,探讨个体与群体的关系,表现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珍视人际关系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鴳”指什么?
“共工怒触”中的“共工”代表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探讨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