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2:18: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2:18:46
水龙吟
作者: 王恽 〔元代〕
喜看春雨如膏,东风吹作冰花转。
海棠红瘦,梨花香淡,似嫌春晚。
纵使寒生,犹胜空隙,陌尘黄卷。
道佳人拾翠,王孙忆草,都不负,寻芳眼。
欲见太平有象,除丰年更何可羡。
田家作苦,老臣忧国,眉头俱展。
最好知时,清明前后,一犁非浅。
笑乐天空抱,元和诗律,梦金銮殿。
这首诗描绘了春雨如同润泽的膏脂,东风轻拂下,冰花在空气中旋转的情景。海棠花虽然红艳,却显得瘦弱,梨花的香气也显得淡薄,似乎对春天的迟到感到不满。即使寒冷的气息依然存在,但总比空无一物的尘土要好。诗人提及佳人拾取青翠的草木,王孙怀念往日的繁茂,皆不辜负这寻芳的目光。想要见到太平盛世的象征,丰年又何必羡慕呢?田家辛苦,老臣忧国,眉头都舒展了。最好是能把握时机,在清明前后,犁地的深度也不应浅薄。诗人最后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笑乐于空中,寄情于元和的诗律,梦回金銮殿。
王恽,元代诗人,字君卿,号白云山人,生于江西,卒于明初。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理想的追求。
《水龙吟》创作于春季,诗人通过描绘春雨、花木以及农家生活,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间苦乐的思考。此时正值元代社会动荡,诗人寄希望于太平盛世,渴望人们能够珍惜时光,努力耕作。
《水龙吟》是一首充满春意的诗作,王恽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雨的滋润与春花的绽放。开篇“喜看春雨如膏”,以润泽的春雨为引子,立即营造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氛围。诗中提到的“海棠红瘦,梨花香淡”,则通过对比展示了春天的迟到和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传达出对春暖花开的期待与不满。
接着,诗人提及农家的辛苦与老臣的忧国,展现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对百姓生活的同情。诗中的“欲见太平有象,除丰年更何可羡”表达了对平安繁荣的向往,反映出一个理想的社会状态。
最后,诗人通过对清明时节的耕作描写,强调了对时光的珍惜与努力耕耘的重要性。在诗的结尾,诗人寄情于“元和诗律,梦金銮殿”,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既有对春天的热爱,也有对现实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生动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人们在追求理想生活过程中的努力与坚持。
王恽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喜看春雨如膏”中“如膏”是什么意思?
诗中提到的“海棠红瘦”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