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折桂令·风雨登虎丘》

时间: 2025-08-08 21:02:27

诗句

半天风雨如秋。

怪石於菟,老树钩娄,苔绣禅阶,尘黏诗壁,云湿经楼。

琴调冷声闲虎丘,剑光寒影动龙湫。

醉眼悠悠,千古恩仇。

浪卷胥魂,山锁吴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8 21:02:27

原文展示:

折桂令·风雨登虎丘
作者: 乔吉 〔元代〕

半天风雨如秋。
怪石於菟,老树钩娄,
苔绣禅阶,尘黏诗壁,
云湿经楼。
琴调冷声闲虎丘,
剑光寒影动龙湫。
醉眼悠悠,千古恩仇。
浪卷胥魂,山锁吴愁。

白话文翻译:

半天的风雨像秋天一样凄凉。
怪石如同老虎般威严,老树如同钩子般缠绕,
苔藓在禅寺的台阶上如绣般美丽,尘土黏附在诗人的墙壁上,
云雾湿润了经楼。
琴声冷调在虎丘悠闲地回荡,
剑光和寒影在龙湫间游动。
醉眼朦胧中,历史的恩仇如烟云般交错。
浪潮卷起了胥魂,山峦锁住了吴国的愁苦。

注释:

字词注释

  • 於菟: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形状如虎。
  • 钩娄:形容老树的枝条弯曲如钩。
  • 苔绣:苔藓覆盖的地面如同绣品般美丽。
  • 尘黏:尘土粘附在墙壁上,形容环境的荒凉和久远。
  • 琴调:琴声的旋律。
  • 龙湫:指龙泉瀑布,形容其水流的清冷。
  • 千古恩仇:历史悠久的恩怨情仇。
  • 胥魂:胥山的灵魂,指历史人物的遗志。
  • 吴愁:指吴国的忧愁,象征着历史的沉重。

典故解析

  • 虎丘:古代名胜,位于苏州,是文人墨客吟咏的地方。
  • 胥山:指古代吴国的一个重要地名,历史上与吴国的兴衰密切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乔吉是元代著名的诗人,生于元文宗时期,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擅长描绘自然景观与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融入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风雨交加的日子,诗人登上虎丘,感受到自然的凄凉和历史的沉重,触发了他对往昔恩仇的思考。

诗歌鉴赏:

《折桂令·风雨登虎丘》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和历史情感的诗作。诗的开头以“半天风雨如秋”揭示出一种萧瑟的氛围,诗人通过对风雨的描绘,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对历史的感慨。接着,诗人用“怪石於菟,老树钩娄”展现了虎丘的奇特景观,生动地描绘出周围的环境,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古老的氛围。

在“琴调冷声闲虎丘”一联中,诗人巧妙地将音乐与自然相结合,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境界。而“剑光寒影动龙湫”则暗示着历史的激烈与冲突,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最后几句“醉眼悠悠,千古恩仇”更是将诗人的思绪引向历史的深渊,表达了对于历史恩怨的无奈与沉重。

整首诗在意象的使用上丰富多彩,既有自然的壮丽,也有历史的厚重,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历史的独特见解。诗中将风雨、古树、琴声、剑影等意象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半天风雨如秋:描写了天气阴沉、风雨交加,像秋天一样冷清,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气氛。
  2. 怪石於菟,老树钩娄:用生动的比喻描绘虎丘的奇特景观,充满了自然的神秘感。
  3. 苔绣禅阶,尘黏诗壁:描绘出环境的静谧与沧桑,苔藓和尘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4. 云湿经楼:云雾湿润了佛教经楼,意象深远,传达出一种宁静的宗教氛围。
  5. 琴调冷声闲虎丘:琴声悠扬,却带着冷漠,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心态。
  6. 剑光寒影动龙湫:剑影与水流相映成趣,表现出历史的激烈与冲突。
  7. 醉眼悠悠,千古恩仇:诗人陷入对历史的思考,感受到历史的厚重。
  8. 浪卷胥魂,山锁吴愁:历史的遗憾与忧愁在波浪与山峦中交织,令人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怪石於菟”形象生动,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拟人:琴声和剑影被赋予情感,体现了诗人的内心感受。
  • 对仗:如“醉眼悠悠,千古恩仇”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历史情感,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历史的思考与感慨,传达出一种对过往恩怨的无奈与沉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雨:象征着人生的变迁与不确定性。
  • 怪石、老树:代表自然的力量与历史的积淀。
  • 琴声、剑影:分别象征着文化与战争的交织。
  • 胥魂、吴愁:体现了历史的遗留与人们的情感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虎丘”是指哪个地方?
    A. 苏州
    B. 成都
    C. 北京

  2. “千古恩仇”中的“恩仇”指的是什么?
    A. 历史人物的情感
    B. 自然的现象
    C. 音乐的旋律

  3. 诗歌中描写的天气是怎样的?
    A. 晴朗
    B. 风雨交加
    C. 雪天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可以将乔吉的《折桂令·风雨登虎丘》与李白的《庐山谣》进行对比。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观和历史情感,但乔吉的作品更注重于历史的沉重与个人情感,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豪情。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风雨与诗情:元代诗词的探索》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贼退示官吏 同题仙游观 宫词 赠阙下裴舍人 晚次鄂州 西塞山怀古 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 长沙过贾谊宅 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苏武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隹字旁的字 姨丈人 化干戈为玉帛 比字旁的字 鱼书 廾字旁的字 说项 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杨花水性 冰散瓦解 包含进的词语有哪些 灰身粉骨 琴开头的成语 旡字旁的字 还醇返朴 幾字旁的字 眷眷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