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鹧鸪天》

时间: 2025-05-06 02:37:41

诗句

太极玄虚若镜清。

乾坤元是镜中形。

人身影里重生影,物象名中复寄名。

空外物,梦中评。

一团虚幻戏灵明。

有生不慧看成实,梦里分空着力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37:41

原文展示:

鹧鸪天
太极玄虚若镜清。
乾坤元是镜中形。
人身影里重生影,
物象名中复寄名。
空外物,梦中评。
一团虚幻戏灵明。
有生不慧看成实,
梦里分空着力争。

白话文翻译:

整首诗表达了宇宙的本质是虚幻的,人与物体的形态都是一种投影。太极的状态如同一面清澈的镜子,映照出乾坤的真实形态。人们的身体和影像之间相互重叠,而物体的名称也只是在名字中寄托的另一种存在。人们在梦里对外界事物的评判,往往是空洞的,像是一场虚幻的表演。那些活着却不明白真相的人,将虚幻误认为真实,在梦中争执着分辨空无。

注释:

  • 太极:道家哲学的核心概念,指宇宙的根本原则,代表阴阳二气的交融。
  • 镜清:比喻清澈如镜的状态,象征真理的反映。
  • 影里重生影:意指人的影像与形态的重叠,反映出存在的复杂性。
  • 物象名中复寄名:物体的名称与物体的本质是分不开的,名称的本身承载了物体的意义。
  • 空外物:指外界的事物,可能是虚幻的。
  • 梦中评:梦境中的判断,暗示人们的认知局限。
  • 一团虚幻:暗示现实的虚幻性。

典故解析:

本诗可视为对道家哲学的探讨,尤其是对《道德经》中“道可道,非常道”的回应。诗中的“太极”与“镜中形”联系了宇宙的本质与人类的认知,反映了元代士人对哲学和宇宙观的关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姬翼,元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融入哲学思想,探索存在与虚幻的关系。

创作背景:

在元代,社会动荡与文化交融催生了丰富的思想交流,诗人们在诗中探讨人生的意义和宇宙的奥秘,反映出对道家哲学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鹧鸪天》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深邃的哲理,呈现了一幅关于虚幻与现实的画卷。诗人在开篇通过“太极玄虚若镜清”引入了宇宙的本质,接着又通过“人身影里重生影”强调了个体存在的复杂性。诗中展现的“空外物,梦中评”则引导读者思考外界事物的真实性与梦境的虚幻。这种对比不仅揭示了人类认知的局限,也引发了对存在的深刻反思。最后一句“梦里分空着力争”更是点明了人们在虚幻中争论的可笑与无奈。

整首诗在语言上流畅自然,意象丰富,既有哲学的深度,也不乏审美的享受,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真相的追寻,营造出一种既清晰又朦胧的境界,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太极玄虚若镜清:宇宙的本质是虚无而又清晰,如同一面明镜。
  2. 乾坤元是镜中形:天地万物的形态实则是镜子里的反映。
  3. 人身影里重生影:人的身体与影子交错重叠,反映出生命的复杂性。
  4. 物象名中复寄名:物体的名称与其存在是相互依存的。
  5. 空外物,梦中评:外界事物的真实与梦中的评价往往是空洞的。
  6. 一团虚幻戏灵明:生活如同一场虚幻的戏剧,透出灵动的明亮。
  7. 有生不慧看成实:活着却不明白真相的人,误将虚幻视为真实。
  8. 梦里分空着力争:在梦中人们争执着对空无的分辨,显示出无意义的努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太极比作镜子,形象化地揭示了宇宙的本质。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和韵律整齐,体现了元代诗歌的艺术特征。
  • 拟人:将梦境中的评价赋予了思考的能力,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存在与虚幻的关系,揭示了人类认知的局限与对真理的追寻。通过对太极、影像与梦境的描绘,传达了对虚假与真实的深刻思考,反映了元代士人对哲学的关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太极:象征宇宙的原理与本质。
  • :象征真理的反映与认知的工具。
  • :象征存在的虚幻与生命的脆弱。
  • :暗示人类对现实的误解与认知的局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太极”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真实
    B. 虚幻
    C. 宇宙的本质
    D. 生活的复杂性

  2. 诗中提到“梦中评”,它表达了人们对外界事物的什么? A. 真实评价
    B. 空洞的判断
    C. 深刻的思考
    D. 明了的认识

  3.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生活的快乐
    B. 真实与虚幻的关系
    C. 自然的美
    D. 对爱情的描述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与姬翼的《鹧鸪天》都在探讨存在的意义,但前者更侧重于人生的豪迈与享乐,后者则探讨虚幻与真实之间的深刻关系。
  • 杜甫的《春望》则通过对时局的反思,显示了社会对个人存在的影响,形成了与《鹧鸪天》在主题上的对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道德经》
  • 《元代诗歌选》
  •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史》

相关查询

渔家傲 其五 渔家傲 其三 青墩月令,和欧阳公鼓子词 渔家傲 其四 渔家傲 赠孙姑 渔家傲 其二十 渔家傲 咏雪 渔家傲 宣城道上 渔家傲 本意 渔家傲 本意 渔家傲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职务犯罪 包含婴的词语有哪些 白字旁的字 嘉菽 嚅动 滴开头的成语 瓜字旁的字 引为口实 包含睁的词语有哪些 浓开头的成语 夕字旁的字 开国元老 韦字旁的字 不管一二 豆字旁的字 怀金拖紫 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赌彩一掷 髀盖 衣不解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