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20: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20:13
王母瑶池景物鲜。
蟠桃华实不知年。
天教把定春风笑,
来作人间长寿仙。
披蕊笈,诵云篇。
朝朝香之篆炉烟。
只将清静为真乐,
合住春秋岁八千。
在王母的瑶池,景色鲜艳美丽。
蟠桃花果的成熟,不知经过多少年。
上天让我们把握住春风的微笑,
让我们成为人间的长寿仙。
披开花笺,吟诵经典篇章。
早晨和晚上的香气缭绕在香炉的烟雾中。
只求在宁静中得到真正的快乐,
愿意与春秋共度八千个年头。
王母瑶池的典故源自《山海经》,传说是西王母的居所,象征着长生不老的理想。蟠桃会作为一种盛会,也是长生的象征。这首诗表达了对仙界生活的向往,体现了道教文化中对长寿和清静的追求。
作者介绍:崔敦礼,宋代诗人,字子纯,号梅溪,广泛涉猎诗文,善于描写自然景物及道教思想。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崔敦礼对道教文化的向往与个人生活哲学的思考中,反映了他对长寿与清静生活的追求。
《鹧鸪天》以王母瑶池的美丽景色为背景,描绘了一个理想的长寿生活。诗中充满了浓厚的道教色彩,通过蟠桃的意象,引出对长生不老的向往。诗人以“天教把定春风笑”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把握,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同时,诗中的“披蕊笈,诵云篇”则表现了修身养性、追求精神生活的愿望。整体来看,诗歌不仅是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更是对内心宁静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对长寿和宁静生活的向往,揭示了诗人在追求精神世界与理想生活的过程中,所展现的哲学思考。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崔敦礼的《鹧鸪天》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道教思想,李白则更强调洒脱与豪放的生活态度,体现了不同的文化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