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6:02: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02:22
贺新郎 重读陶诗正月初三作
作者: 程滨
诗是渊明好。正悠然东篱采菊,南山倾倒。
却怪南山时时在,此刻方成绝调。
都为这百年襟抱。梁父二分骚一段,
被饥寒化作苗间草。这一世,太枯槁。
平生酒债知多少。仗衔杯推开独醒,
保全孤傲。莫羡固穷常在口,只怕居然忘了。
问此意千年谁道。五十步前回白首
读书人此境真能到?顿掩卷,一声啸。
这首诗是对陶渊明的赞美。正如他悠然自得地在东篱采菊,南山的美景令人倾倒。
我不禁感叹南山的存在,这一刻才显得格外绝妙。
这一切都是因为我在百年间的胸怀与抱负。
梁父(指古代诗人屈原)的作品分为两段,而我却因饥寒交迫而化作田间杂草。在这一生中,太过枯燥乏味。
我一辈子喝酒的债务有多少,仗着酒杯,我推开了沉睡,
保全了我那孤傲的心灵。不要羡慕那些常在口中说穷的人,
只怕他们真的会忘记了。问这千年的意义,谁能说清?
在我五十步前回首白发的读书人,真的能达到这种境界吗?
我顿时合上书卷,发出一声长啸。
作者介绍: 程滨,现代诗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情感著称。其作品常常融入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个人的生活体验。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正月初三,正值新春之际,诗人重读陶渊明的诗作,因而引发对生活和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隐逸生活和自我价值的追求。
这首《贺新郎 重读陶诗正月初三作》将陶渊明的隐逸生活与现代诗人的内心感受结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开篇即以陶渊明为引子,点明主题,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接着,诗人用“南山倾倒”来描绘自然之美,进一步强调了陶渊明生活的理想境界。
诗中反复提及的“酒债”与“孤傲”,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以及内心的孤独感。诗人自问“此境真能到”,既是在质疑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也体现出一种对人生的无奈与彷徨。最后,诗人以“顿掩卷,一声啸”作为收尾,表达了内心的激荡与对理想的渴求,令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情感共鸣。
整首诗在形式上也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与对仗,使得语言更加生动,情感更加真挚。通过对陶渊明的重读,诗人不仅仅是在追忆一个时代,更是在探索自我与人生的深刻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现实困境的对比,通过对陶渊明的重读,诗人反思自己的生活,表达了对自由与独立精神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东篱采菊”是谁的诗句?
“五十步前回白首”意指什么?
诗中“孤傲”是对什么的表达?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