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08: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08:24
《贺新郎(题江心)》
作者:曹稆孙 〔宋代〕
极目天如画。水花中涌出莲宫,翠楹碧瓦。
胜景中川金焦似,勒石。尚隔浦风烟不跨。
妖蜃自降真歇手,涨平沙妙补乾坤罅。
双寺合,万僧夏。东西塔影龙分挂。
夜无云点点一天,星斗相射。
七十二滩声到海,括橹瓯帆上下。
泣不为琵琶声哑。故寝荒凉成一梦,
问来鸥去鹭无知者。烟树湿,怒涛打。
极目远望,天空如同画卷一般。水花中涌现出如莲花般的宫殿,翠绿的柱子和碧瓦的屋顶。
在这美好景色中,河流波澜壮阔,仿佛在用力雕刻着石头。然而,尽管隔着江岸,风烟却没有跨越。
妖蜃的幻影消失,真相显现,涨潮的平沙恰好弥补了天地间的缝隙。
两座寺庙相互辉映,万千僧人共度夏日。东西两座塔的影子像龙一样悬挂在空中。
夜空没有云彩,星星点点,交相辉映。
七十二个滩涂的声音传向大海,划船的节奏在上下浮动。
我哭泣并不是因为琵琶的声音哑了。曾经的寝室荒凉,如今只成了一场梦。
我问那些来去的鸥鸟和鹭鸶,谁又是无知的呢?烟雾中的树木湿漉漉的,怒涛拍打着岸边。
曹稆孙(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以精巧的词句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为主题,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美的追求。
《贺新郎(题江心)》创作于作者游览江河湖泊时,受到自然美景的启发,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学的思考。诗中描绘的景象和情感反映了宋代士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敏感和思索。
《贺新郎(题江心)》是一首充满自然美和哲理思考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江水、莲宫、寺庙和星空的美丽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诗的开头“极目天如画”,便引导读者进入一个如梦如幻的世界,水花中的莲宫、翠楹碧瓦的描写,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人文景观的珍视。
诗中“妖蜃自降真歇手”一句,运用了虚幻与真实的对比,表现出诗人对人世间幻象的批判与追求真理的渴望。而“泣不为琵琶声哑”则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沉思,诗人面对荒凉的故寝,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最终引发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在细腻的景象描绘中融入了浓厚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与对人生的感悟,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反映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悟和对真实的追求,表现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中“极目天如画”中的“极目”是什么意思?
A. 远望
B. 近看
C. 画画
D. 休息
“妖蜃自降真歇手”意指什么?
A. 真实的消失
B. 幻象的消失
C. 自然景象
D. 人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七十二滩”主要描述了什么?
A. 一种动物
B. 船只的航行
C. 风景名胜
D. 宗教信仰